父亲的一言一行对子女影响至深,尤其是对儿子。
苏轼的父亲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他“为人聪明,辩智过人”,他在很年轻时就参加过好几次科举考试,但都屡试不第。
于是“知取士之难,遂决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苏洵《上韩丞相书》)。
他有很多唐以来诗人们的“壮游”经历,专好结交名人雅士,亲朋好友都认为苏洵不走正道。
而苏轼祖父苏序却不以为意,甚至很支持儿子,也许是苏序独具慧眼,也许是苏洵福至心灵,祖德荫庇,当苏洵有了自己的儿子苏轼和苏辙之后,就开始认真读书了。
欧阳修为苏洵撰写的墓志铭写道:“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门读书,为文辞。岁余,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材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
虽然科考坎坷,但苏洵终于“文章名震天下”,成了一个大器晚成型的文章高手。
《几策》《权术》《衡论》《六经论》《史论》等著作就是他苦苦思考之后的成果。这些著作包含了他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各方面的识略和才能,很有现实意义。
可以说,苏轼在政治上的启蒙课程,就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完成的。
然而对于少年苏轼影响最大的还在于他的廓大雄浑、纵横恣肆的文风。
曾巩赞美苏洵的文章为“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这类赞誉一点也不过分。原因在于苏洵本人虽然对刻苦考试有些许心灰意冷,但对两个儿子的期许却与日增加了。
他曾经说:“吾尝有志于斯世,今老矣,二子其当成吾志乎!”(苏辙《坟院记》)
中国人传统很重视起名励志和改运,苏洵也未能免俗,也许他身上还有文人寄予希望的一层含义:
“轮、辐、盖、珍,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突然想起《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重要主旨:父母对儿女,“之深则为之计深远”。
拳拳父爱,跃然纸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