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梦,光影深处醉与醒
小时候曾用作文记载《我的梦想》,可当年的天才梦已所剩无几。我们今天的生命里,有人生有命运,可梦想已很少留存。每个人沿着自己的轨道走出了目前的模样,对现实或许失望或许满足。人生的岔路却永远只能选一个,那未知的风景便永远具有莫大吸引力。
而缓缓展开的交错光影,给了我们另一种存在方式,让我们延续自我的久远梦想——纵然有泪,也是泪中含笑,是冷静的观照。
《芳华》过后,《无问西东》
《芳华》是一曲青春的颂歌,更是一阙描摹善良的宋词,纵然缺乏唐诗的阔朗,竟还能有冷眼相看的哲思。
这是一个善良人被错待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被错待一生也不是个例。因为善良成为个性的一个成分后,就无法从刘峰这个个体上剥离。然而,他有愤懑,他对“循循善诱”的审查人员暴怒,也在多年之后对讹诈他钱财的人暴怒。这点血气其实与善良一体共存,是对善良的捍卫。
真诚的善良可以被忽视,却不能被歪曲。
一生未被善待的何晓萍理解并接受这种善良的存在,她用一生呵护这份真诚。他们一生相伴,共同守护所相信的真诚。这份感情超越了爱情、友情、亲情,小站那个拥抱由此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恰和《无问西东》结尾寄语异曲同工:“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四代清华学子以点带面,向我们立体诠释了“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的内涵。一个人弄清楚想要什么其实并不难,时间和心灵的悸动足以告诉你。弄清之后怎么选择才是考验,很多选择不止牵扯个人荣辱与安危,还牵动亲人、友人的心曲。
时代在变,所有人都在向前,没有谁的生命可以永远,唯有照耀心尖的那点光芒于生命终结的瞬间,叩问你的一生得失。
怎么办呢?对得起生命的最好选择不就是那句话吗?
听从你心,无问西东;芳华过后,不亏本心。
《战狼》剑胆,《红海》丹心
托尔金在《指环王》中借智者之口诉说:“创造世界的通常是小人物,与此同时,大人物把眼光放在了远方。”个体的选择汇成溪流、汇入大海,直至波澜壮阔、动人心魄。
从《战狼1》到《战狼2》,再到《红海行动》,从英雄队伍“战狼”,到独当一面的孤胆英雄,贯穿着一个人的成长。战狼,是称号也是基石,是成全也是回报。
于是,在血脉贲张的战狼身影旁边,我们看到了“蛟龙”们的血与泪、铁骨与笑容。流落在外的同胞,需要拥有回家的路。嗜糖怕疼的男儿、短发剑眉的女郎……用自己的悲欢夯起了柱石,筑起了桥梁,搭建了整个民族的回家坦途和精神家园。
他们是普通人,会受伤、会忍痛、会蓄泪不落,唯独不会后退!
他们是英雄,刀剑雪亮唯有前方!
他们剑胆琴心,一片丹心激荡中华儿女的情肠!
《超时空》再寻《夏洛特烦恼》
褪去烽烟的浸染,回到普通人的视线,我们又开始烦恼丛生世俗迷乱。
我们不甘于现状,我们总在抱怨。抱怨他人的冷漠与轻视,抱怨时机的稍纵即逝,抱怨自身时运不齐。我们总在畅想未来的富贵与随心所欲,我们总在懊恼过去的一步走错不得翻盘。
那么,重来一次可好?
《夏洛特的烦恼》迎合了人的心理,又契合了人悲观的理智。几乎所有回到过去的影片都在不断申诉一个永恒主题:即便时光可以重来,由于性格决定命运,你的决策在潜意识中维持了正确,与其沉湎不如面对。
由此,夏洛正视了内心,正视了眼前人。
《超时空同居》从反面论证了这个观点,这部影片最揪心最令人欢欣鼓舞的节点,应该是援助女主父亲从而改变轨迹的那一幕。但往深里细想,这只是单纯源于爱情的爱屋及乌式援助么?
不是,不是啊。
当初善良乐观的陆鸣就冷酷“成功”的陆石屹问谷小焦:“你对未来的我还满意吗?”谷小焦的神情和她的回答背道而驰,这正是陆鸣的自我审视。他的所谓成功没有强大到掩盖昔时的一步错,他的改变也援助了,不,是挽救了自己。因而,我们看到他杀死了丑恶的自己,做出了正确的抉择。他本善良,罪恶感不能带给他幸福与平静。
好的电影应该构筑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传达给我们能够引起共鸣的主题。在电影中穿梭,身临其境一个个抉择,就如经历一场场人生。一场醉一朝醒,我们曾经的梦想借此重温,提醒我们也许遗失的远不止此,还有美好,还有坚持、还有情怀。
人生梦,光影深处醉与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