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56837/4a617802261cf128.jpg)
武则天一千多年来被人们反复评说,经久不衰,也必然有其特殊的性格魅力。她的魅力也在于她的矛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武则天是最自信的,但又是最不自信的。在一个男权社会里,武则天一路披荆斩棘,最后以一个女人的身份改天换命,当上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没有过人的勇气和超常的自信是不可能做到的。有一个在民间流传很广的故事,就体现了这一点。说武则天在冬天想看百花盛开,于是就写了一首诗: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众花神看到这首诗都非常害怕,果然连夜开放,只有牡丹花不为所动。第二天清晨武则天去游禁苑,看到百花盛开,只有牡丹还是老样子,非常生气,下令把牡丹连根拔起,把秆烧焦,贬往洛阳,这就是洛阳名花焦骨牡丹的来历。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在世人心目中,武则天确实是非常自信的。
武则天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悖于传统观念,因此又非常不自信,充满了不安全感。武则天特别喜欢改年号,她一生一共改了三十二个年号。本来,唐朝皇帝的年号比较稳定,前两代皇帝各自都只用了一个年号,唐高祖的年号叫武德,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唐高宗在立武则天当皇后之前也只用了一个年号,叫永徽。可是武则天参政以后,年号变动一下子就频繁起来了。武则天当了二十八年皇后,一共用了十四个年号,平均一个年号用两年;当太后五年,用了四个年号;当皇帝十五年,用了十四个年号,平均一个年号只用一年多。甚至有的时候一年就改三次年号。比如说696年,本来叫天册万岁,但是因为武则天登嵩山封禅,又改名叫万岁登封,刚叫了三个月,因为修建通天宫,又改名叫万岁通天。频繁地更改年号肯定会给政治运作带来麻烦,那武则天为什么还这么不厌其烦地改年号呢?就是因为她太不自信了,太焦虑了,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所以说她是最自信的,又是最不自信的。
二是她是最冷酷的,又是最温情的。武则天为了权力,甚至不惜杀死亲生儿女,对待反抗她的人更是从不心慈手软。所以,清朝的赵翼说她是“千古未有之忍人”。但是,同样是武则天,对狄仁杰却充满温情。她不让狄仁杰下拜,说那样会让她都觉得自己浑身疼;狄仁杰有一次骑马,帽子被风给吹下来了,她让太子李显去捡,说千万别折腾国老再去下马。这样的行为,就算是以爱护大臣著称的唐太宗也望尘莫及。其实,不光是对狄仁杰,武则天对小人物也常常表现出这种人情味。《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武则天也是佛教徒,为了表现好生的美德,她禁止老百姓宰杀牲畜,全国上下一起吃素,有些人就很不习惯,想方设法偷偷地搞一点儿肉吃。有一次,一个叫张德的小官生了儿子,很高兴,请同僚到家里吃饭,偷偷杀了一只羊款待客人。好长时间没有吃到肉了,大伙吃得都特开心。可是,有一个同僚不地道,吃的时候,他把一块肉给揣到袖子里,吃完之后,回家就写了一个奏章,说张德这个人违反皇帝的禁令,私自宰羊吃肉,同时把这块肉作为证物交给武则天了。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说完大事,武则天就问张德说:“闻卿生男,甚喜。”张德当然表示感谢。武则天接着就问了:“何从得肉?”张德一听吓坏了,赶紧叩头请罪。这时候武则天说了:”我禁止宰杀牲畜那是在平时,如果谁家临上喜事或者丧事我是不禁止的,所以你不用害怕。但是,你以后选择客人可千万要慎重一点啊。说完之后,就拿出了他那个同僚的告状信。这个告密者当时真恨不得找一个地洞钻进去。
这个故事也可以理解为武则天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也是有灵活性的;还可以理解为武则天推卸责任,收买人心。但是,具体到当时当地,张德肯定会觉得皇帝充满人情味。武则天能够让那么多英雄折腰为她所用,一方面固然是她知人善任,能够赏识他们的价值,另一方面,肯定也和她的人性化管理有关系。
这样看来,武则天不仅政绩是矛盾的,性格也是矛盾的。
是谁成就了一代女皇,用《武则天》一书作者蒙曼的话说“时势创造英雄,性格决定命运”。具体说来,就是唐朝妇女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唐高宗身体长期多病,乃至贵族政治没落、平民势力崛起的整体社会条件都为她的成功创造了条件。但是,无论如何,武则天的成功还首先归功于她杰出的才华、非凡的能力和永不言败的性格。
还是作者蒙曼的话:“人是时代的产物,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权力结构,但是很难突破文化传统”。武则天虽然当上了女皇,但是,她终究无法改变男权社会的传统,她最终还得回归到这个文化传统中去,而这个传统只允许女人充当妻子和母亲。
武则天亡国之后没有被彻底打倒,作者蒙曼总结:武则天回归妻子与母亲的身份,奠定了她在唐朝的地位。武则天的丰功伟绩奠定了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武则天之后的所有唐朝皇帝都是她的子孙,这使得她在唐朝一直享受着来自子孙的祭祀和崇拜。而她通过五十来年的努力,留下的是一个文化昌明、人人机会相对均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一千多年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武则天才不会被历史抛弃。
武则天去世后,留下一个充满矛盾的国家。这个国家在此后近十年的时间里都笼罩在武则天的阴影之下。等到历史真的走出武则天时代,也就迎来了辉煌灿烂的开元盛世。可以说,武则天一手拉住了贞观之治的余韵,一手又挽起了开元盛世的开篇。郭沫若先生曾经给武则天写了一副对联: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武则天》一书的作者蒙曼觉得,至少应该叫做: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芳流华夏,光被九州。
我要说的话:
蒙曼的《武则天》一书,被我断断续续的用讲故事的方式或者说用缩写的方式讲了两个月,说实话,我本人对历史一贯不通,甚至分不清朝代,分不清人物,蒙曼的《武则天》一书,让我对唐朝对一代女皇不能说了解的透彻,最起码了解了一些,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我十分享受这种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6837/046d2bd55bcce55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