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篇文章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可以说它戳中了大都数中国父母和孩子的痛点,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的父子、母子关系成了大家集中讨论的焦点。我想从情感教练模型来解析下,父母、孩子在面对一些外界事件的影响,一些内在价值观、信念冲突时可以如何正确面对,从而可以创造一段健康的、积极的父子、母子关系。分享如下几点。
01
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模式
从这个高材生所写的一万字长文中可以看出,在很多事件:母亲小学要求他穿长裤参加全班文艺表演(班主任要求短裤);剥鸡蛋事件;奥数班文件夹丢失事件;要求他必须在251中学读书事件、换座位事件;毕业旅行事件;大学与大姨联系事件;二姨取笑事件;出国与父母熟人姚奉献联系事件。
父母的沟通方式基本以命令、要求、说教和教训为主,忽略了倾听、理解和尊重和关心的部分,每次沟通定的这个基调,虽然出发点都是“为了你好”,最后导致作者负面、消极、敏感、抵抗、愤怒等情绪和性格,以至关系到了断绝关系的地步。
而作者与父母的沟通模式从文章中也可以看出,基本上是消极服从、用情绪,负面展望居多。
从母亲从小把他装扮成女孩,让他“哭着跟老师说”;毕业旅行母亲在同事面前炫耀她是如何培养孩子的;他不愿继续跟大姨和姚奉献联系父母的回信......对于这些事件,父母对孩子的方式可能有不妥之处,只是作者大部分都会认为父母这样对他是很自私、很不讲道理......
作者感叹:如果教育的目的如果是控制孩子的话,我的父母是出类拔萃的模范,全文都没提及父母用心、努力的一面。作者这样的沟通定调和应对模式也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悲剧也可以总结为父母和作者对于他们之间沟通的定调出了问题所导致的。
02
欣赏:照单全收 官官相卫
从文中作者提及的一些事件,作者及其父母都缺乏对彼此的欣赏。当事情发生,父母和孩子的反应和看法不同时,父母趋向于指责和说教,孩子趋向于对父母行为的否定和不满、抗拒。
父母如果能了解到孩子的需求,肯定他行为背后的善良动机,孩子也能看到父母行为背后的善良动机,双方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多一些欣赏和包容,同时在与外界互动中,能彼此支持和理解,我相信他们的关系一定是另一个局面。
03
诚信:朋友 密友 战友
要有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双方都需要有诚信,在互动中时而是朋友,时而是密友,时而是战友。这样的关系一定是长久和健康的。作者和他的父母,感觉更多的时候是上下级关系。
父母没有对孩子做到诚信,一味给孩子灌输一些道理,要求他做一些父母认为正确的事,而孩子后来自己体验到那些道理和说教并不正确,导致信任危机,对于父母让作者做的事只是应付和走形式,到最后是用情感对抗,学心理学后认为自己缺乏爱,是情感孤儿。
在受到外界嘲笑,跟亲人、朋友互动产生不好体验后,父母没有认真倾听作者的心声,跟他站在一起去面对关系的困境,导致作者有无助和失望的感受。
至于作者把父母当作什么,在文章中难以看出,但因为他们双方没有建立很好的朋友,密友,在遇到困难时没有形成战友关系导致最终拉黑父母的悲剧。这是很多父母可以反思和学习的地方。
虽然我们都知道爱是没有条件的,但我们在爱的行动中往往赋予了很多的期望和期待,当期待和期望落空时我们采取的行为往往伤害了身边的人,如果我们在懂的爱的真谛时同时在行为上做到,我相信不仅仅是父子、母子关系,各种亲密关系都会是美好而令人愉快的。
期待和大家有更多关于情感关系的交流,让我们自己及身边的人在情际上更进一步,在感性与理性中体验关系的美好和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