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说了换亲的事,也就是一门为了给哥哥找个媳妇儿,把自己家的女儿换给对方做媳妇儿,把对方的女儿换到自家做媳妇。
在过去封建时代,有些人家里穷或者有残疾或者其他原因不好娶媳妇儿的,有很多这种情况。
这在现代人看来,觉得很难以接受,难以理解,但过去却颇为常见。以至于我从长辈口中听说了好几个这类的例子。在父母的那辈,婚姻大事也在八九十年代,依旧有很多换亲。
在我看来,遭遇换亲是非常可怕而且不公平的事情,严重违反个人意愿。我就问:那她们为什么不反抗呢?
事实上,这类情况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有人心甘情愿,觉得为家庭分忧了,这又不知道是如何被封建礼教洗脑。
有人不甘心,但是拗不过大腿,逐渐也就接受了。
有刚烈的,从不屈服,最后婚姻也难以继续下去。或者一开始就拼得个鱼死网破。
母亲给我讲了个例子。
一个远房的亲戚,女方长得不丑,但是被换亲嫁给了一个瘸子。女人自然不服气,凭什么我要嫁给这人,我明明长得很好看,我应该有更好的选择。
婚后,女方也不屈服。有一次她没有打招呼就跑回了娘家,男人看到她不在家,想来想去应该就是回娘家了。他一瘸一拐走了几十里路,终于找到女人。女人却不客气,当着许多人的面骂男人。
当时的脏话已然不可考证,总之骂得非常难听非常猛烈,后来男人气得表情扭曲,拔腿走了。走了几里路,男人冷静下来。
非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而是自己这条件委实委屈了女人,女人生气也是应该的,也能理解。自己如果被骂了一顿就灰溜溜地跑了,以后怕是再难抬起头。于是一咬牙,又折返了回去。
后事如何发展我却不知情了,只知道男人虽然瘸腿,但是始终对女人很好。日子久了,才能看出来人性。女人最后没有再继续反抗,而是选择接受,沉浸在辛福的生活中。
这个例子里,女方一开始是抗拒的,但是人不可貌相。男方诚心对待,得到女方的同等回报,才有了圆满的结局。
母亲还讲了一个例子。
也是隔壁村子的换亲,男方妹妹被换到女方家并没有反对,因为她觉得为了哥哥好,自己能够接受。也许妹妹换到的对象自己还算满意。但是另一边男方换到的媳妇儿,就不是易与之辈了。
女方婚后始终没有与男方圆房,男方想必也不是不择手段的人,因此一直没有生育孩子。反而女方常常把男方家的东西往娘家搬,时间长了,男方觉得吃不消。于是后来就离婚了。
这个例子里,不得不佩服女方的坚持和机智,也同情男方偷鸡不成蚀把米。但是感情这个事情,从来没有等价交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除了感叹一些念念不忘没有回响,敬佩无论如何坚持自己最终反抗命运,又能做什么呢。毕竟这种封建糟粕由来已久,自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
同时也让我明白,当人们真正经历这些事情时,远远不是旁观者的“怎么不报警,怎么不反抗”所能解释和解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