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读《随园诗话》(859)

闲读《随园诗话》(859)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2-11-25 20: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七·二】

    壬戌岁,余改官金陵,寓王俣岩太史家,遇戚晴川太守言:“书生初任外吏,参见长官,不惯屈膝,匆遽间,动致声响。”余试之果然。戏吟云:“书衔笔惯字难小,学跪膝忙时有声。”戚《宿承恩寺》句云:“瓦沟落月印孤榻,檐隙入风吹短檠。”殊冷峭。戚讳振鹭,湖州人。

    壬戌,指乾隆七年,1742年。是年,袁枚因为满文考试不及格,由翰林院庶吉士外放至两江总督署以知县用。

    王俣岩,无考。其侄子王铭琮(后官至吉安府知府)是袁枚诗弟子。

    戚晴川,即戚振鹭(生卒年不详),字我雝,号晴川。浙江余姚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历仕河南靖德、江西抚州、饶州、南昌、赣州、建昌等府知府,官至江西分巡广饶九南兼管水利兵备道。次子戚蓼生,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戚蓼生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抢救了曹雪芹八十回《石头记》的早期抄本,并为之作序,红学界称为“戚序本”或“戚序红楼梦”。

    书衔,音shū xián。指书写官衔。《正字通》:“奉君命而行曰衔命。又官吏阶位曰衔。”一般情况下,此时的字写得都比较大。宋·姚勉《赠刘仲圭占牌其一》:“书衔莫羡一条冰,美职高官不足称。何事只存天爵贵,令名长与日俱升。”

    承恩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东部,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司礼监太监温祥兴建,正德八年(1513年)竣工。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古树参天,格局完整。承恩寺建寺后明清两代均保持了“三不”,不受香火,不作道场,不开庙。与一般寺庙相异之处,大墙院内四角各有一座石砌古碉楼。推测是为作临时行宫使用而建(寺前为古代京西入城的交通要道)。入清后,被赐给礼亲王为家庙。明万历皇帝曾驻跸该寺,寺内一直留有“龙座”等物。清代,醇亲王,礼亲王等权贵们,都曾多次在寺内住宿。2006年,承恩寺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在湖北省谷城县、贵州省江口县梵净山顶各有一座承恩寺。根据戚振鹭的士宦经历,推测其未到过此两处承恩寺。由于北京承恩寺不对外开放,故能够在里面住宿,是一件值得赋诗纪念的事情。“瓦沟落月印孤榻,檐隙入风吹短檠。”这两句诗准确描写了承恩寺里面寂静无人的情形。

    瓦沟,音wǎ gōu,指房顶上瓦楞之间的泄水沟。唐·白居易《宿东亭晓兴》诗:“雪依瓦沟白,草绕墙根绿。”宋·杨万里《不寐听雨》诗:“瓦沟收拾残零水,并作檐间一滴声。”

    短檠,音duǎn qíng,本义是矮灯架。借指小灯。檠指的是托灯盘的立柱。旧时照明用油灯,上面是灯盘,盛油放置灯芯,下面有立柱,叫做灯檠或者灯架;以立柱的长短而分为长檠和短檠,长檠只有富贵人家在厅堂等处才能使用,一般人家及卧室、书房多用短檠。唐·韩愈《短灯檠歌》诗:“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南宋·翁森《四时读书乐》诗:“近床赖有短檠在,趁此读书功更倍。”

    (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85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vx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