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凄苦地跟我说,“你知道么?我的婚姻这么失败,甚至于我的人生这么失败,原来全都来源我自己的原生家庭!是我小时候没有被爱,缺乏安全感,又形成了讨好型人格,才使得我一步一步变成这样。我好讨厌我自己啊,怎么办?”
原生家庭,近几年在中国是热门话题,在一片讨伐父母的声潮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罪之本源”。
不得不承认,童年的遭遇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基因和家庭环境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但人是发展的,从出生到死亡,我们要经历很多阶段,每一个阶段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而言都是同等重要的,没有孰轻孰重。(参考《发展心理学:人的一生发展》,如果书名我没有记错的话)书中提到人的发展不是连续性的,是跳跃式的,甚至是突变式的。打比方说,一个从小在幸福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学业、工作、婚姻都很顺遂,如果突然遭遇意外(比如妻子或孩子死亡),他很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漫长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一味夸大童年的影响力。
很多育儿书籍,极力鼓吹婴幼儿时期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甚至有些武断地下定论式地告诫父母,0-5岁的教育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这样的言论,有其正面的价值,让当今新时代的父母都格外看重婴幼儿的教育,这是好事。因为很多人都未经培训和训练就已然为人父母,为了社会的未来发展,注重下一代的教育是必须的。
但是,如果成年人,自己也对号入座,否定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否定了自我,甚至绝望地认为“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改不了原生家庭对我的伤害”,这样的言论不仅没用,反而会伤者自己。
她说:“我昨天看今日头条,才知道,原来人的发展基因就占了百分之五十!”
我不清楚是哪一个不负责任的写手,为博人眼球而编的。心理学研究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明确地分清楚基因、家庭环境、教育、个人、社会等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他竟然大言不惭地旺下结论而误导大众。
是想让人们都变得佛系吗?不用努力,你真的不用太上进,没有用的,你的出生就决定了你的现在和未来。你出生优越,你就可以躺赢了。呵呵呵,变态的逻辑,害人不浅。
每一个人,不管出生怎样,不管现在怎样,我们都有向善向好的意愿,尤其是成年人我们更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我们可以努力改善饮食、积极运动,为了更好的身体;我们可以努力钻研、奋力拼搏,为了更好的工作;我们可以改变思维、改变心态,享受当下的美好欣赏人生的美妙;我们还可以尝试着克服性格缺陷、努力调节,让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更加圆满......
我们本可以去尝试去努力的一切,被一个错误的言论所误导,最终疲于行动、困于现状、自怨自艾,何苦呢?只等你一个决定,世界瞬间改变。你若想往前,自然能找到很多对应的路,因为无数先辈都是这样摸索过来的,那些成功了的人们,他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等待你随时翻阅和学习。
她又说:“你之所以这么自信,还不是因为你小时候被父母疼爱吗?”
我的自信哪里来的?父母的爱,跟她比,算有吧?从小的成绩优越,也有吧?成长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自我反思、自我调适,应该也有吧?我不敢说不是,但也绝对不仅仅是。
朋友,如果真如你所说,你童年父母在你身上犯下的错,是造成你现在的果,这也确实无法改变了,接受它,而不纠结于它。如果你找到了原因,一一对应出了自身的问题,那恭喜你,你已经跨出了自我成长的第一步。正视它,不可逆转的忽略它,还有机会补救和改变的抓紧它。
愿下次见你,你笑脸如嫣;愿几经风霜,你容颜未变;愿苦难重重,你初心不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