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 晴
放假第五十二天
小学语文三年级统编教材培训
一、陈主任讲话——
1、基础任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2、坚持在课堂上立德树人,从语文学科抓起,语文是其它学科的“师父”。
3、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对新的教材进行研究,对教材的思想、体系、方法注意加强教师之间的研讨。
二、雷晓玲老师培训内容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寻找传统元素
不忘初心,回归传统,守住常识,守住经验。

版本、编排、内容


守常


守常————创新
辩证 、吸纳、完善、提升

编写理念
德育为魂 、能力为重 、基础为先 、 创新为上

德育为魂
对挚友 、 对恩师 、对父母

传统文化篇目:小学阶段共选古诗文124篇,比原版本增加55篇,占课文总数的30%,增幅达80%左右,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总体特色:
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2、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3、加强了教材编排的科学性;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


有机渗透,润物无声,减少说教

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


七个创新点
1、选文强调四个标准;
2、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3、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视语文知识体系;
4、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
5、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6、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7、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

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第一单元
新鲜感——1、陌生的词语; 2、一些新鲜的事物;3、陌生的表达;4、独特的描写。

一个主问题串下来,避免了碎碎问,要做到一课一得。





感受新鲜——发现新鲜——积累新鲜——运用新鲜

第二单元从单元目标入手,设定课时目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一二年级:
1、借助图画理解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三年级: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后续年级:在实践中运用。

三位一体示意图:

老师讲课1+x:讲一篇课文,附带几篇课外阅读文章。

三年级统编教材解读框架
教学建议——
1、加强单元整合,落实课程目标。
2、加强方法指导,促进素养提升。
3、加强语言实践,强调积累运用。
4、创新编排体例,实现特殊功能。
5、重视交际表达,听说读写并重。



三年级上册语文要素
阅读要素、习作要素




略读课文(精读课文的运用)

导语——点明要素;
课文——落实要素,贯穿方法指导;
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进一步提炼方法;
词句段运用、习作——实践运用

单元重点目标
学段一般性目标>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本课个性化目标


第一单元: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第三单元: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第七单元: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佳句。

第八单元: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同一语文要素学段之间的联系

单元目标











导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交流平台
单元导入——学方法——用方法——梳理总结






第五单元:习作单元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法国 罗丹





习作
为什么要写?
写给谁看?
写什么?
怎么写?
怎么判断写得好不好?

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

精选习作内容,激发写作动机

明确目标要求,体现发展梯度




培养修改习惯,形成自主意识

凸显交际功能,加强读者意识


增加练写的密度,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口语交际


快乐读书方法


使用新教材,推进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什么?
温儒敏教授认为——
回到原点,请老师带头多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