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伪装成独白的爱情》到《烛烬》再到《一个市民的自白》,期间的感觉,像极了一个人走在情感的单行道上。
读《伪装成独白的爱情》如遇见心动,惊艳之间,欢喜不已,如获珍宝,恨不得昼夜不息与之耳鬓厮磨,恨不得对着花花草草表白自己的心悦。
后来,再读《烛烬》便如梦初醒,视线所及,对抗挣扎,犹豫矛盾,会在失眠的夜里自问选择有没有错,会在孤灯之下借一方昏黄鼓起继续的勇气。
然后,又读《一个市民的自白》则如跌入围城,失望委屈,悔意叠起,留下还是离开,似乎依然可以选择,但离开,却又不甘,因为当初怦然心动的美好印迹还在,因为后来打退畏惧的自我感动还有,如何就此离去?就如此书里的“我”,以为巴黎只不过一个匆匆而过的逃亡站点,却不料在巴黎待了六年,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和家具。
于是,阅读此书竟然也是这般的“却不料”,确实没想到,在此书的结尾部分,起初的失望、委屈已被满满的不舍、依恋所取代。
这还是像极了自以为的婚姻,无论在阅读中,升腾起多少次半途离去、重读新书的念头,可或许就由于那自我倔强地不肯后悔,便企图用一副冷漠麻木熬完炊烟袅袅庸碌不止的平凡日子,“却不料”,当熬遇到一字字一句句一页页一日日的看啊看读呀读,就如一餐餐的锅碗,一张张的账单、一摞摞的脏衣服和一次次的家长会,忽然之间,发现这些读的文字不再仅仅是文字而是生命的又一首乐曲,于是明白,既然作者还是那个作者,那他定会给出他的馈赠,耐着性子便是;也如过的婚姻不再仅仅是城堡而是人生的又一种方式,于是明白,既然自己还是那个自己,那初心也会给出它的馈赠,耐着性子就是。
嗯,再说此书,此书一如书名,是一个市民的自白,是特定阶层特定人员的人生回顾。
此书的“我”出身在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家庭,却在年少时义无反顾地离开自己的家庭,宁愿去纪律森严、存在恶意的寄宿学校、宁愿在外乡过着身无分文、颠沛流离的浪子生活,也不愿回到家乡守着安逸温饱。这也许是因为“我”认定自我“不同与一般人”的执念,才铸就了“我”那享受孤独、流浪和写作的灵魂。
在此书里,跟随着“我”的足迹,读者能读到欧洲城市另一种风格的全景图,没有梦幻般的浪漫,但城市的性格却是生动具体的,似乎城市有血有肉,会有温柔的笑容也会有残酷的冷默;当”我”与这当下的城市发生联结时,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可以成为“我”对现实对命运的认识,于是,就如“我”所言,写作中会常常写到“我第一次意识到”这句话,这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如此,或“忽然发现”、或“突然觉得”或“突然明白”等等,人生从来就不是只有同一种感悟用来贯穿整个生命,甚至一整年、一整月、一整周都不行。人生的感悟是处处,是时时。
是的,作者无疑是位精神贵族。此书也有故事也有人物,但更重要的是,这位精神贵族在此书里道尽“我”这市民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也许如“我”所言,“幸福的人不讨价还价,幸福的人就简简单单地享受幸福”。幸福不幸福,在于讨价不讨价,享受不享受。
PS:也是觉得,自己的书评从来不是理论意义上的书评,没有作者信息、没有创作背景、没有故事架构等等的论点分析和论据提出,它也许不是书评,只是一段呓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