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需要被看见。哪怕对方只是一栋没有生命气息的建筑。
在他用力踩向那倒地的妓女身体时,在他挪用学费去妓院与妓女欢爱时,明明都称不上是符合道德之事,为何金阁寺的影像却没有出现,阻扰了他的行为?
而当他想要解开柏木房东女儿的衣服时,当他面对那浪荡寡妇的求欢时,金阁寺却出现了,并且使得他嘎然停止了正在进行的行为。
这自然不是由于他的道德觉醒。只是因为,他踩踏妓女时有美国大兵在一旁看见,他挪用学费有老师在暗中注视,他的行为是被在意的。
而他恰恰需要的正是这份被在意被看见。所以当缺乏活生生的眼光注视时,那他便让自己心中的审判者——金阁寺充当这个角色。只是,金阁寺在他心中,因为凝聚了他对于美的所有信仰,不同与那无情的美国大兵,无耻虚伪的老师等如同谋者的存在,便成了他越轨行为的阻止者。
他天生口吃,其貌不扬,加之是贫寒的僧侣之子,他的存在感是极其卑微而缥缈的,他无法感受到自身生命的重量。在这个人世间,他如蝼蚁般,不被关注,即使出现在他人视线里,他人也只是嫌弃般嘲讽着将他拂去,不愿看到他。
他的亲人,母亲的淫乱丑陋让他厌恶,父亲给他的爱虽温馨但却稀薄,但父亲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美的种子——金阁寺。其实,对于每个人而言,不论他后来是所谓的好人还是所谓的坏人,在生命之初,美都是绝对的追求,正是对美的需要,带来对未来的希望。
这美,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客体,也是内在的主体感受。
但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人们创造出的一种认知。对这种认知的需要,引发出人们生而为人的力量,而这力量的背后是光明还是黑暗,是伟大还是卑劣,是正直还是邪恶,大约就由各自的经历所决定了。
不过,由于这美的需要,会在人们的内心幻生出审判者或是同谋者般的存在,它关注着、评判着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它可以如南泉斩猫里的南泉,也可以是赵州头戴草鞋里的赵州。
对于他而言,属于他内心的同谋者是金阁寺。现实中的他无法找到美的寄托,那对金阁寺的需要便是异常强烈的,强烈到他希望它是种永恒,而通过永恒的手段则是毁灭,比如死去的父亲和有为子,在他的心里,成了(世间)美的永恒。
既然要做个破坏者,那如果只是做一个意料之中的坏人,如抢劫偷盗淫乱,他的存在仍是蝼蚁,毕竟世间恶人那般多。而毁灭自己内心的同谋者,毁灭世间认同的美,他的存在会不会变得有份量,有质感?他的不被看见会不会被逆转?而同样毁灭的他会不会也成永恒?
只是,原本计划和金阁寺共同毁灭的他,在最后一刻,还是选择了求生,没有死去。
美还是丑,生还是死,它可以是种虚无,也可以是种意义。
此书的思想是深邃的,只是自身思想所限,所言也只能是妄言一番,有些遗憾。
不过,在读到他在见到福井县龙法寺的住持时,出现“温馨”这个词时,让人有眼前顿时一亮、心下柔软之触动,感觉这是全书里唯一的美之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