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读写营第九期第二节课作业:1、写一段自己卡文的经历,以及怎样尝试解决卡文?面对卡文的心理变化?2、要求:500字以上(相当于写作实践,因为卡文是每个作者都会遇到的,也可以当作一次变相的心理描写的练笔。)时间:5月25日周六中午12点之前。
文字与我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从我入学懂事起,它就是我最长情的陪伴了。但它又很魔性,而且有脾气,看它在文坛大师的书上和笔下是那样流畅和丝滑,让我陶醉享受不已,这时候的它就是一位高深慈善的导师,像灯塔一样一步步指引我前行。而到了我的笔下,它却经常耍脾气,无论我怎么努力使劲,咬笔杆皱眉头,它都不配合“卡”在那里,像没有墨水的笔,再怎么挤都出不来东西,这时候的我沮丧万分,想了很多办法,与它不断磨合,摸索出了一些小经验,最后和它握手言和。它就像小精灵一样可爱,是我离不开的小伙伴呢!
分享一下我人生中印象最深刻的三次“卡文”经历。
01 幼时上学一次“卡文”,出糗又搞笑
那是读一年级的下学期,语文老师第一次要求同学们回家写日记,要求写清楚时间、地点和事件,不得少于200字。那时刚入学不久的我,就像一张白纸,只能勉强多认识一些字,平时虽爱看小人书,但根本不知道日记怎么写?眼看第二天上课就要交作业,心里急得慌,晚上把小本子铺在小桌子上,左想右想,记什么呢?
想起了白天和小红打兵乓球,赶紧把时间、地点、人物记录下来,可写完“小红发球我接球,我发球小红接球”怎么数都才150个字,还差50个字怎么办?铅笔在手里打转转,眼睛看看天花板又看看小本子,小屁股在凳子上磨来磨去,终于眉头一皱记上心来,拿起笔在小本子上写起来。你猜怎么着?最后那50个字由“她打过来我又打过去,我打过去她又打过来……”凑齐。哈哈!
第二天在教室里老师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念日记,还没念完同学们已笑得前仰后合,我的脸红成了小苹果,声音比蚊子还要细。
那次 “卡文”卡在尾巴上,当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之后也懂得自觉跑去新华书店买《小学生作文》看。
02 工作后写材料“卡文”,卡在标题上
参加工作后虽经常与文字打交道,但要练就过硬的文笔,成为单位公认的笔杆子还是不容易的。一般性的汇报材料、工作总结、公文文案好写,但先进典型材料、交流发言材料就难了,需要打磨提炼,把工作的亮点拽出来,除了把先进的做法罗列清楚,还要在文章的主标题小标题上下功夫。
在三年特殊时期,领导交办一项任务,要求把帮助滞留在家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的好做法写出来,上级领导要来面对面听取汇报。我第一时间去收集素材,把工作开展情况的资料拿到手了,没有多思考就按汇报材料的格式写了交差。被领导叫到办公室一顿呵斥:“你这写的什么?平铺直叙,平淡如水,你说好的做法体现在哪里?”我委屈巴巴,拿着他退回的稿子返回办公室,泪水模糊了视线滴在文稿上,那一个个黑黢黢的文字开了花,仿佛在看我的笑话……我在心里嘀咕:“这工作就是这样做的呀,本就很平淡的工作,怎么能写出一朵花来?就好比拿一块简单的花布,要我做成一件精美的旗袍,这不难吗?”
晚上呆在办公室苦思冥想。文章的内容有了,可这框架怎么打?直接“卡”在了标题上,坐了半夜也没想出好的措辞,回到家在床上像烙饼一样翻来覆去,辗转难眠。怎么办?只有一天的时间了。第二天实地去与经办工作的同志交流,谈到具体的做法时进行深挖掘,不放过一丝细节。
回到办公室又查了相关资料,特别是同类型文章的写法,经过思考和磨合,写了删,删了又写,我与文字这时候像两个不服气的斗士,最终还是我服软不断向它请教,摸清了写典型材料的一些门道,完成了这篇文章的写作。主标题:贵州铜仁“筑巢留雁”促就业。四个小标题:强化组织领导“护雁”,强化摸底调查“寻雁”,强化供需平台“助雁”,强化政策扶持“留雁”。把农民工比作归来的大雁,围绕“雁归”加工提炼,把具体做法和扶持措施分类装入四个“小口袋”,文章看起来就新颖饱满多了,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这一次“卡文”,让我知悉了经验交流材料的写作技巧,就好比修房子,结合内容先把框架搭起来,这个架子要结实漂亮,每一根柱子都要显眼,然后打磨装修再精装修,特别是主标题,一定要新颖不落俗,让人“一见钟情”。
03 来简书后常“卡文”,没有系统输入
偶遇简书,被这片森林和大海吸引,“创作你的创作”,文学性强,是一个很好的写作平台。对于热爱文字的我而言,想做的事会心甘情愿去做,不记报酬不记得失,有时候会为写出一篇满意的文章而激动好久。不知友友们有没有这种体验,不管工作再忙事情再多,只要是自己想写,就会加班加点写,反复折腾写。我感觉来简书参加日更和一些主题写作活动后,除了上班工作,几乎都在写文的路上。所以,“卡文”也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写散文随笔时,明明感触那么深,感慨那么多,怎么写出来的文字就苍白无力呢?卡
写现代诗歌时,明明脑海里想象那么好,场景也很美,怎么就写不出那种意境和燃情呢?卡
写故事和小说时,明明那么喜欢读喜欢看,怎么就写不出精彩的好故事和曲折的情节呢?卡
认真思考,主要原因一是自己静不下心来系统输入,平时学习看书也是浮在表面,一个月,一年下来也没认真看完过几本好书。都是选择性、快餐式阅读,浅尝辄止,也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二是没有养成积累素材和捕捉生活信息的好习惯,所以要学习的内容多,待提升的空间大。
这次能参加读写营学习,聆听月儿老师精彩的讲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月儿老师辛苦了!向各位师友学习请教!
我与文字的较劲一直在路上,感觉多读好书多请教,勤于思考多练笔是少“卡”甚至不“卡”的最好路径。希望在以后能与文字成为彼此心悦和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做到写什么都能信手拈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