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
婺源鄣山乡的江村距车田村大概1.5公里,属车田村委会管辖,有380乡道可以到达,但我喜欢出车田后再过洪江桥,抄青石板路过去,喜欢那种苍凉氛围。
走通衢大道固然平坦舒适,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走旁门左道,这更有意思,因为你不知道前方预示着什么,一切皆有可能。
车田洪江桥下面这张图是初春时拍的,若是在夏天,但见两边稻菽千重,望远处苍山茫茫,感觉静谧而悠远。
在一般乡下,田间小路大都是泥土路,遇上雨天就有些难为路人了。婺源乡村的路好像要特别些,许多都是用青石板铺就,让你行进时多了一份闲适与从容,你只需放开脚步走就是了。倘若还尚存些顾盼与迟疑,那也只是田间地头的花草与蛙鸣。
婺源的青石板路,逢沟铺桥,遇坎搭阶,常常是绵延数公里,不辞劳苦,一块块铺陈下去,那么有耐心,从来不敷衍马虎,慢慢地品咂,很有味道。
弯弯的石板小路带给你的是山穷水尽时的彷徨,是蜥蜴猛然窜起时的惊恐,是沟渠野草前的流连;而行走在阳关大道,你可能只是消极地等待着前面已经预知的结果,一如巴西对中国的足球赛,平淡且毫无悬念,这会有什么意思呢?
顺着青石板路行进约一华里,会见到一个浓阴蔽日、枝藤缠绕的走廊。
中途可以看到一处溪流从山上倾泻而下,过瘾。
逶迤的石板路向前延伸。总感觉这附近潜伏者蛇什么的,你还真别嫌我胆小,事后和一位江村村民聊这事儿的时候,他说这附近确实有人几年前见过碗口粗的大蛇,横亘在道上,首尾不见,云云。
快走到走廊尽头时,又见一座小庙宇,神秘兮兮的,里面供奉着不知那路神仙,香火挺旺。
乌龙古庙,这名起得挺有趣,在广东白话里,所谓乌龙就是不明不白,莫名其妙的意思。婺源村村都有庙,大多是观音庙,这种形式的没见过。
走出这段林荫走廊,就可以看到江村全貌了,正好是万物复苏的春耕时节。
江村其实挺大的,拍过一些村子内的照片,找不到了,要不我可以把故事再往深处润色。下面这张是在江村小学拍的照片,只有学前班,唯一的女老师对孩子说:大家笑一笑,伯伯给你们照相。我说:不用了,就这样挺好。
我以为笑这东西,确实值得笑才笑,没什么好笑的却强作欢颜,怕是比哭还难看。所以我这人不怎么笑,倒不是丧失了笑的功能,而是觉得值得笑的东西太少,故看上去有点郁郁寡欢,似乎别人欠了自己二百个钱。
还有这些站着吃饭的村民,太酷了,下辈子就这么过,一边溜达一边吃饭。
考源
再说考源村,考源与江村相隔大约五公里。下面这张照片,是站在婺源380乡道往北望,山势巍峨峻拔,这是大鄣山的余脉,考源就隐藏在这山里面 , 感觉云雾缭绕的大山深处琢磨不定,每一刻都不知道会发现什么,越是如此便越是想进去探个究竟。
考源村在车田的北边,所谓考源,是个大概念,它包括了沿途四五个自然村子,彼此相隔两三公里,散落进山的路上,是个典型的山村。
下面这位奶奶是我在路上遇到的,她来车田买东西,回考源的路上,她拎着个十来斤的桶,我接过来帮她拎着,减轻她一点负担。
那年她78岁,身体非常硬朗,从车田到她家有四五公里的路程,一路跟着我,步履轻松,没有拉下,真是不可思议,我发现在婺源七八十岁在田里抡锄,在山上砍柴的大有人在。
我和她一路聊着,婺源话听不太懂,她说她有五个儿子,五个孙子,说到此,脸上堆满了自豪。她问我:你去干什么?我回答:去看看。又问:你是来旅游的吧?我说:不是,我是车田的,咱们是老乡。
这是见到的第一个村子,大概就十来户人家吧。
见到路边的一户人家,有世外桃源的感觉,这儿峰回路转,总给我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考源,顾名思意,就是追本溯源,考察源头的意思,很贴切。
这里海拔大概500米左右,盛夏季节晚上睡觉要盖被子的。
路上遇到的不知什么树,开满了白花,煞是漂亮。
山涧的溪流。
下面就是奶奶的家了,她住在侧边那座房。她住的这个村子已经不知是第几个村了,一路下来感觉挺累,而她老人家好像没事似的。从她的表情你可以看出她有些迷惑:不知我这人来考源到底想干什么?
走到这个村子差不多走了三分之二,步行效率太低,没有继续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