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跟朋友一起看王家卫的作品,只顾着吮吸电影里摄人心魄的面孔与身姿,百看不厌的街景与台词,全然不管这个成天戴墨镜的老家伙到底是何方神圣。这不怪我,只怪他镜头下的男女,通通美得过分。
美还是其次的,古怪才是那些人物的属性。无论是张国荣,还是金城武,哪怕是极少拍戏的王菲,也在他的镜头下,古怪得动人。
当年,人们都说,他拍戏不写剧本,边拍边改,演员永远跟不上他的天马行空,被折磨得灰心丧气。在那个时代氛围下,仿佛只有端出这样一碗怪谈,才能成就他的鬼才形象。不过,如今再看,这种评价还是过于草率了。
在我的感觉里,他总爱用满墙的辞海,史料,以及江湖传闻去写一封给时代的情书。而这个时代,并不是某种大众记忆,只是藏在他心底某处的一抹光辉。
他太怜惜,太沉溺,所以不忍看到时代在记忆中褪色,所以要借“声、光、电”重新上漆,借“人、物、景”精心镀金。
他的影像是黄的,是绿的,黄的是热与燥,绿的是湿与凉。他的人物是酸的,是咸的。离别酸,重逢也酸,即使偶尔剥出一颗糖,也有一层薄盐做底味,咸的是眼里泪,是心里鬼,是寻常,也是无常。
多荡气回肠的故事也成不了他眼里的高潮,只配做他笔下几行暗语的韵脚。他要借倚天屠龙之势,去雕小肚鸡肠,而你会在斗转星移之际,瞥见大鸣大放。
这是他的绝技,也是他的问题。如果是原创文本,自成宇宙,毫无违和。但如果是原著改编,那么无论是武侠,还是民国,是市井,还是江湖,只要经他雕琢,立马变成精美的同人文。可你又没法不去看,因为这份精美——绝伦。
有时你觉得他的金句,只是滤镜。
但有时你又感觉到,他是在提纯。
与其讲他悬浮,不如说,是他偏爱提纯后的江湖。悬在天上的,要拽回雨里,淘淘洗洗。日头一出,又要踩着皮鞋,跺脚踏过,扬起缕缕浮尘。总之,虚的,往实了拍,往细了拍。实的,又往虚了拍,或者交给旁白。而闲笔,反倒要加黑加粗,加点眼泪的咸。
故事里的男女,刚才还情意浓,转头就朦朦胧。或许这才是他心中的人间。与时代无关,无论何年何月,人间从未改变。何为人间,不过是人与人之间。人,是什么?虚虚实实也。
想到这里,再看他的《繁花》,跟其他国产剧比,那肯定是高的,但跟他的电影比,还是低了些。好些片段像是几个“王家卫学徒”的赶工之作。当然,也可能是电视剧的时长,把他电影里的浓稠情致,给草草稀释掉了。
前几集的胡歌举手投足,都漾出一股轻飘飘的派头,黄河路上一走,是明摆的小开模样。走到爷叔跟前,更看不出江湖人的老辣。
(反倒是马伊琍,范湉湉在上海气质的拿捏上比较出彩。)我想,这与演技的关系并不大,怪他长得太清朗,脸上没有一丝被欺负过的痕迹。
腔调有余,底气不足。富不出老谋深算,苦不出落魄失魂。同样是西装笔挺,灯下孤影,梁朝伟一皱眉,如临大事,而胡歌,则略显小资。
如果说,梁朝伟是醒过的红酒,(入口知年头)那张震就是冰镇的清酒,(冷中透甜,甜而不腻)而目前的胡歌更像常温罐装的预调酒,(好喝是好喝,醉人也醉人,就是不够厚与纯)难讲好坏,毕竟味道不同。
另外,很多集的镜头,剪辑,配乐满得像是一段超长预告片,(甚至是广告片)连旁白都有虚张声势之嫌。
如果说,这样一部剧百分百出自他的手笔,那么我有理由怀疑,这是他对当今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的一次向下兼容。
即便如此,真要讲它不好看,还是不诚恳的。镜头的调度与打光,台词的精度与抛光,甚至连配角身上的闲笔,也耐人寻味。更何况每集的尾巴,还如此吊人胃口。
讲到这里,不免要想——喜欢王家卫的人,喜欢的到底是什么?是日常生活中不被重视的厚情绪,是说也说不出口的小心思,是欲说还休,想走却留。
要我说,是将落未落的酒杯,被一只过来人的手掌,稳稳接住,然后,那人一推墨镜,告诉你,人生很长,不只有今晚。
你刚要感谢,他又说,但这杯酒,碎了,就再也回不来了。于是你决定醉。因为你突然明白,醉,不是人的生理反应。醉,有时,是个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