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在《遥远的向日葵地》里深情而幽悔的地写她的外婆。
她多想给外婆好的生活,但“自己是欲望大于能力的骗子”,终究没能赶在人生的最后,给予外婆安稳和富足。
李娟笔下流淌出的是深情的遗憾和自责,外婆是她心头永远抹不去得遗憾。
我能理解体会她的那份情感,因为我的心头也留有这样的遗憾。
姥姥去世前,我妈妈去姥姥家,她想让我一起去看看姥姥。
我当时正读高三,就以学习忙为由拒绝了。
多年以后想起,我只觉得自己太自私冷酷。
尤其是,妈妈在姥姥去世后上完坟回来,幽幽地对我说,姥姥在时很想看我一眼。
人老了,不就喜欢儿女子孙多来眼前转转,看看她,陪她说说话。
我恨,十几岁时的自己心怎么那么狠!
这样的事情,往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每当听到别人说起自己的姥姥,我就想起我姥姥,每次想起都觉得愧疚。
姥姥是我心头上潸然的痛。
因为愧疚,无法直面,只能捂在心里一次次想念。
姥姥,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老太太。
我小时候,姥姥就老了,花白的头发,扎成一个发髻卧在后脑勺,藏蓝色上衣,裤子绑腿,裹着小脚。
因为裹脚,行动不便,我姥爷一辈子没让我姥姥下地干活。
也就是说,我姥姥一辈子都不知道家里的地在东北呢,还是在西南呢。
姥爷也算实力宠妻了。
姥爷这么疼姥姥,我认为还一个原因,就是姥姥长得漂亮,他不舍得她受累。
据我妈说,姥姥年轻时是十里八乡的美人。
这话我相信,因为老年的姥姥皮肤依旧白皙,虽然背驼了,但是一看就知道年轻时身材高挑,一双大眼睛依稀可见往昔的美丽。
很多人都夸姥姥是难得一见的干净清秀的老嫲嫲(老太太)。
相比之下,姥爷人才(长相)就差了,又黑又矮又瘦,姥姥管他叫“核桃仁”,一平均,妈妈几个兄弟姐妹就没能继承姥姥的美貌。
我一提起我妈要是随姥姥好看点,说不定我也能长得好看点。
我妈就说,谁让你姥爷不好看!
关于姥姥,有两件事记忆深刻。
一个是,姥姥来我家小住。
那是姥爷去世后,姥姥年纪大了,生活无法自理,搬去和舅舅生活在一起。
妈妈也成功的劝动姥姥来我家住几天。
记忆中,那是她唯一一次来我家住。
妈妈去下地,她在家给我们包饺子。她坐不住板凳,只好坐到地上,面板也能铺在地上,就这样佝偻着身子包饺子。
我爸是个暴脾气,一点小事就动怒,经常不管不顾,让人受不了,姥姥来我家时也不例外。
那时,我虽然还小,但能感觉到这样不好,又不敢当面跟爸爸说,就给他写了一封信。
信中,我劝爸爸,姥姥来我们家的时候他发脾气不对,姥姥年纪大了,得孝顺她,好让她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明知道这种方式对爸爸这样的倔强的人不起作用,但那时候我觉得必须这么做。
为了姥姥,也为了妈妈,更何况我一点也不喜欢他发脾气。
那唯一的一次,姥姥也没有住多久,就回家了,她说住不习惯。
还有一个事,就是有一次我和弟弟去姥姥家住了几天。
爸爸来接我们,我们等不及要先走着,姥姥就迈着小脚送我们去村口。
经过一条曲折的街道时,有几个毛头小子骑着自行车拐弯差点撞到姥姥,幸亏她躲闪及时。
因为躲闪,姥姥趔趄好几下后才颤巍巍地扶到墙。
我到现在还记得姥姥扶着墙老弱的样子,那帮坏小子!
姥姥跪在地上包饺子和孱弱地扶墙的样子,在我的记忆里永远无法抹去。
在这两个场景里,姥姥的形象最清晰。
也许是姥姥的年老让我觉得她好可怜,更增加了对她的愧疚感。
好遗憾,我大学毕业能挣钱了,姥姥不在了。
我没能为她买过一件衣服,一顿好吃的,甚至没有好好陪她说过一次话。
妈妈说姥姥在世时她经济不宽裕,后来有能力了,姥姥不在了。
对姥姥,她心里一定有很多很多的遗憾。
为什么对于逝去的人,我们总是留有那么多的遗憾?
遗憾让死亡不可接受。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及时珍惜和爱我们的父母、家人,还有真心相待的朋友。
有时,来日不方长。
对于老去的人,我们回忆起时是不是都会有遗憾,因为当时做的不够好,或者做不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