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有没有自我的人生区别有多大

作者: 我是无非 | 来源:发表于2024-06-15 16:56 被阅读0次

    第一次遇见《悉达多》,是在一个书单里,据说是歌手李建的阅读书单。我没有细究它的真实性,只是记住了这个特别的书名。

    等再在微信读书上偶遇时,忍不住点进去看简介,选读一部分内容,觉得不错,便决定往下读。

    如扉页所介绍,此书是德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代表作之一,用一句话概括,它讲的是一个出身婆罗门的青年悉达多从出世到入世又回到出世的故事。

    书名《悉达多》也正是取于主人公悉达多的名字,书中所有内容也都是围绕着悉达多的一生而书写,主要的人物关系简单,故事情节按照他出走后时间线(从年轻到年老)发展,主旨突出,脉络清晰,较易理解掌握。

    此书的重点难点,是关于自我与信仰的思考和追求,也就是悉达多出走一生去寻找的东西。

    借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无自我的人生有什么区别,一个失去自我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可怕。

    01

    没有自我的人,拥有再多也不会快乐

    在世人的眼里,婆罗门之子悉达多完美无瑕,所有人都热爱他。

    在父亲的眼里,他善悟而渴慕知识,有望“成长为伟大的贤士和僧侣,成长为婆罗门中的王”。

    在母亲的眼里,他强壮俊美、四肢修长,行为举止、礼仪完美,并以他的优秀而感到幸福骄傲。

    在年轻的婆罗门女儿们眼里,悉达多是王者之姿,额头清朗,背影颀长,是她们理想中恋人的具象化。

    在最爱他的挚友眼里,他是神圣一般的存在。他爱他仰慕他胜过任何人,他愿追随他。哪怕他成为神,也要做“他的朋友,他的随从,他的仆人,他的侍卫,他的影子”。

    悉达多令所有人喜悦,所有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热爱悉达多,但悉达多却无法让自己喜悦。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这是因为所有的那些美好都是世人强加在悉达多身上的美好,并不是他自己的真正感受,不是他内心最渴望成为的自己。

    一个人的内心倘若没有达到和外界拥有的某种平和,不管他拥有多少,都是无法愉悦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快不快乐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是有多少是能满足他内心需求的。

    比如,一个人从小没有被爱过,上天给了他再多的钱财,他还是会去寻爱;一个人从未离开过他的家,你跟他讲外面的世界如何不咋地,他都会想出去看一看究竟。

    一切的外求,都是因为内心没有得到满足和安定,所以才不会喜悦。

    年轻的悉达多看似拥有世人梦寐以求的一切,高贵的出身、俊美的皮相,聪颖善悟、礼仪优雅,被各种爱与赞誉齐集一身,但他的内心没有觉察到自我,没有一个对自己系统的认知。

    他身上所学的知识、所具备的技能和所需去行使的权力都是他的家和背后的婆罗门赋予的,不是他自己遵从本心获取到的。他没有自我,不了解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往哪里。

    所以,身边亲朋好友给他的爱,都不会一直带给他喜悦、安宁和满足;父亲和其他智慧的婆罗门都已将他们大部分思想传授给他,他的灵魂依然会不安。

    没有自我的人,就像世间没有根的浮萍,心无所寄,心不能宁,就算拥有再多,心也不能喜。

    于是,

    悉达多需要离家,需要出走,需要到他未曾到达的地方去寻找他的阿特曼(自我)。

    02

    拥有自我的人,再多的诱惑都能抵挡

    悉达多离开婆罗门后,和好友乔文达一同跟随沙门修行了三年;后又舍弃沙门,意欲追随佛陀。

    在祗园,他们聆听了佛陀乔达摩的教义,之后乔文达选择追随佛陀,悉达多则继续自己的修行。

    离开祗园后不久,悉达多开始觉醒,找到他长久以来在婆罗门和沙门修行都得不到的答案,那就是:“‘我’的意义及本质。是‘我’,这个谜,让我活着,让我有别于他人,让我成为悉达多。”

    苦寻多年,他终于找到了自我,悟出自己人生的意义是在于自己,而不是遵循他人。

    于是,他不再苦修,转而拜自己为师,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以前从不曾了解过的悉达多,彻底从头开始生活。

    他走进了尘世,在世间寻找故乡,听从以往修行所摒弃的感官体验,去看去闻去听去触摸去品尝这个世界。

    就这样,他大胆追求名妓迦罗摩。在她的要求下,他去和富商学做生意,获得了财富,赢得了她的专宠。

    原文里这样描述两人关系的亲密程度:“他跟她学爱情的艺术,做情欲的礼拜。在性爱中,付出和索取比在任何别处都更加水乳交融。他跟她闲谈,向她学习,给她建议,也接受她的忠告。迦摩罗对他的了解更胜于当年乔文达对他的了解。她跟他更加相像。”

    如此看来,他们是灵魂与肉体相契合的伴侣。

    但他不爱她。

    爱是感性的,是不受控的,是歇斯底里的。世人相爱时会感性地冲破理性,失去自我,一头扎进爱河里的。悉达多却一直是个清醒的旁观,和迦摩罗在一起他只是体验,时间一到,他就会离开。

    他跟迦摩罗学习爱的艺术,但他没有在爱河里沉沦。

    就像他跟商人迦摩施瓦弥学做生意,但他没有执着于财富。

    迦摩施瓦弥给他的评价是:“这位婆罗门不是真正的商人,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商人。在生意上,他从未投入热情。但是他掌握那些无为而治的成功者的秘密。或许他福星高照,或许他会施展法术,或许他从沙门处学到了什么。他似乎总在生意上游戏,从不全情投入,生意从来也无法牵制他。他从不担心失败,从不为损失烦忧。”

    这一点也不难理解。

    拥有自我的人,是清醒的人,他内心有自己的坚定,生活会有具体的目标,他清楚明白自己什么可为,什么不需要为。

    此时的悉达多是刚步入尘世不久的悉达多,是觉醒的悉达多,是拥有自我的悉达多,他知道自己需要做生意,而不是想要做生意,靠生意可赢得那些财富、地位完全诱惑不了他。

    总之,这个阶段的悉达多只是想体验世俗的生活,对俗世的一切没有占有欲,也无心沉浸其中。因此,面对各种声色犬马的诱惑,他的抵挡都毫不费力。

    03

    失去自我的人,会陷入困顿而痛苦

    悉达多出入尘世时是轻松的,愉悦的,因为他觉醒初始阶段的自我的认知是体验,体验他以前在婆罗门和沙门修行里从未有过的俗世。

    可随着时间推移,那些感观的体验的新鲜感过去,他开始无法愉悦。

    这时的悉达多需要更强的感官刺激,需要更深的入世。

    于是他“学会做生意,发号施令,寻欢作乐。他学会穿戴华美的服饰,使唤仆从,在芳馥的水中沐浴。他学会品尝佳肴,也吃鱼、肉和飞禽。他学会享用香料和甜品,学会忘乎形骸地纵饮。他学会掷骰子、下棋,观赏舞女表演,乘轿子,睡柔软的床。”

    他的感官由此活跃起来,他体验了许多,拥有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以前他看不起俗世的那些东西,都在逐渐渗入他的灵魂,他变得疲惫、焦躁、涣散、贪而不足、饱食无度……最后,还迷上了卑劣的赌博。

    显然,这样的悉达多与世人无异,且比一般人还要烂到泥里去。

    他失去了自我,陷入了深深的困顿,痛苦不堪,渴望摆脱。

    然而,陷在自我迷失中的人,是看不见自己,找不到出口的。

    生无可恋之际,悉达多来到年轻时船夫渡他过岸的河畔,纵身跳河,试图摆脱痛苦,了此残生。

    所幸,他被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唵”和年少好友侨文达所救,从而获得一次短暂的清醒,短暂的摆脱。

    但等到他十二年从未谋面的儿子出现时,悉达多又再次跌入深渊,是史无前例彻彻底底的深渊。他感到从所未有的痛苦,从未有过的忘我和迷失。

    作者原文是这样描写悉达多在儿子出现后的变化:“他从未忘形地热恋一个人。从未全然忘我地去为了爱做蠢事。他从未爱过。他认为这是他与孩童般的世人的根本区别。可是自从儿子出现,他悉达多却成了完全的世人。”

    他对儿子的爱是盲目的,全然忘了我去做尽蠢事。他低三下四,每日受尽屈辱,任儿子如何粗鲁无理、恶毒咒骂,他都虔诚,、宽容回之。

    因为爱,他迷失;因为爱,他成了愚人,哪怕遭苦难,受折磨,却觉得充满喜悦,如获新生,变得富足,完全意识不到深渊愈坠愈深。

    儿子受不了他的那一套,不愿认他这个父亲,更不愿做他这样的人,最终出逃。

    他又追上去,追到当年他初遇迦摩罗的林苑。

    当他驻足在花苑门口,往昔的记忆翻滚而来,他坠入轮回一样,再次经历一切,再次渴望解脱,再次靠神圣的“唵”得到治愈,就在那一刹那,他才大梦初醒——他不再想踏入轮回,他要往前走,去走那条属于他自己的路。

    迷失的悉达多,从无我之境,回到了现实,重获了自我,从茫然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至此,他的心才得以平静、安宁。

    -

    后记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有《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简单来说就是,世界一直是那个世界,只是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心境看待。

    三种境界放在悉达多身上,第一重境界应是孩童,第二重境界是觉察,第三重境界是无我,他在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追求、思考和体验,最后也终得证悟。

    也不失为一种圆满。

    纵观他的一生,我们会发现:

    没有觉察自我的人生,是漂泊无根的,没有羁绊,也便没有喜悦;

    失去自我的人生,是没有尺度地放纵自己,会坠入深渊,会痛苦不堪;

    只有拥有自我的人生,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人生,凡事清醒而有原则,不卑不亢,从容不迫,洒脱自在。

    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悉达多》:有没有自我的人生区别有多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dz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