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冷饮,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用最原始的方法制冰了,如《诗经》中就有奴隶冬日凿冰储藏以供贵族们夏季享用的记载。到了周代,出现了专管取冰用冰的官员,称为“凌人”。《周礼·天宫·凌人》记有:“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春秋末期,“冰镇米酒”已经开始在诸侯们的宴席上出现。战国中期,我国的冷饮制作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三国时期的藏冰之俗更盛。屈原《楚辞·招魂》有“华酌既陈,有琼浆些”之句,后面又提到一种“柘浆和瑶浆”。柘浆,是甘蔗榨成的液汁;瑶浆,泛指用各种鲜果榨制加工的糊状冷食。这琼浆柘汁,可以说是现代的奶酪、冰糕、杏仁露及枇杷露的原始产品。
夏日炎炎,喜欢冷饮的人群越来越多,儿童和青年是最主要的群体。很多人因感冒咳嗽或胃脘不适来就诊,一看舌象苔白腻便知,存在过度进食冷饮的情况。冷饮固然美味,但适可而止很重要。
冷饮的危害
1、伤脾胃
“脾喜燥不喜湿”“胃喜温不喜凉”,多喝冷饮或是吃其他冰冻食物会加重体内寒湿,对脾胃造成很大的伤害。
在进食冰冷食物的时候,由于食物与人体温差大,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急速收缩,粘膜层变薄,经常这样的刺激容易导致慢性胃炎。
2、伤血管
由于冰冷食物的刺激,消化道血管会急速收缩,升高血压,这对于原本就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问题的人来说,非常容易诱发病变,加重病情。
而且很多冰饮属于高糖高热量食物,经常喝容易导致高血糖、高血脂等,加大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3、致月经不调
当冰冷的饮料进入胃肠道后,子宫内膜血管也会发生强烈的收缩,导致痛经,或是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
4、致肥胖
一方面,多吃冰冷食物容易伤脾胃,脾胃虚弱会使得湿浊更加滞留于人体各器官组织内,造成虚胖;另一方面,高糖高热量的冷饮也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5、中暑
冰饮料虽然会带来暂时的舒适感,但大量饮用,会导致汗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极易引发中暑。
进食冷饮的注意事项
1.冷饮应适量食用,一次以150毫升左右为宜;2.吃冷饮一定要避开饭前和饭后这两个时间段;3.吃冷饮的速度不要太快;4.注意冷饮的质量。在购买时,应认真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出厂日期较近的产品;5.此外,在对冷饮的选择上,不同的人群也需要根据自己的状况进行调整:①肾病患者:这类人不宜食用含有香精、色素香料等成分的冷饮,要知道,这些成分会加重肾小球过滤排毒的负担,加重水肿症状;②糖尿病患者:冷饮中一般含糖分较高,患者食用后,会导致血糖升高,使病情更加严重;③孕妇:孕妇食用冷饮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胃肠功能,而且还会损害胎儿肠胃功能,使胎儿后天消化功能减弱,进而影响新生婴儿的健康。
振东健康网是一个关注国民健康的综合类网站,振东健康网免费提供健康自测,各类健康咨询。专业的医生团队为你解答身体健康的各类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