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是一个解决需求的过程。所以前提要明白需求是什么?以及需求是如何产生的?
这听起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往往简单的问题,解释起来并不容易。
回到我们的问题上,需求是什么?字面上理解就是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要。
想象一个场景:上班的路上,看到一个新开张的奶茶店,旁边还有豆浆、油条的早餐摊,你还没吃早餐,就坐下来点了一份。这个时刻,豆浆和油条解决了你吃早餐的需求,摊主也完成了一个营销。你压根就没考虑旁边开张的奶茶店,哪怕你有多喜欢奶茶,哪怕店招上写着开业酬宾、买一送一、新品体验。因为你当时不需要一杯奶茶。
所以,需求形成的第一步是缺乏感。对某种东西不缺乏,很难刺激需求。
同样,第二天你又路过这个地方,因为昨天吃的油条,你感觉不是很新鲜。就直接忽略了这个早餐摊;转向另一个早餐摊,点了韭菜鸡蛋馅的包子和小米粥。
对于这两个摊主来说,你对早餐的缺乏感是一直存在的,两人都有均等的满足机会,但是因为第一个摊主的油条让你不满意,也就是他提供的“目标物”不能解决你的“缺乏感”,而另一个摊主提供的“目标物”,也就是韭菜鸡蛋包子和小米粥,能解决你的“缺乏感”,因此你的需求在第二个摊主这里满足了,摊主也完成了营销任务。
所以,需求形成的第二步是目标物。如果目标物不合适,再强的缺乏感存在,也无济于事,需求将一直停留在那里,无法落地。
同样的,第三天,你又走在这个地方,刚要坐下来点一份昨天吃过的韭菜鸡蛋包子,发现自己手机欠费了,无法微信支付。
此时,依然存在早餐的缺乏感,丝毫不变;对于鸡蛋韭菜包子,依然是合格的目标物;但你没有了支付能力,需求还是没有落地。
所以,需求形成的第三步是支付能力。如果没有支付能力,缺乏感再强、目标物再合适,需求同样无法达成。
继续设想早餐的场景,你上班没吃早餐,路上看到韭菜鸡蛋的包子也刚好出笼,手机也不欠费。于是你终于吃上了早餐,到公司后,群里都在晒自己的早餐,有KFC早餐套餐、有精致自制紫薯糕、三明治和各式营养粥。
于是第二天早上,你鬼使神差的匆匆走过那些路边的早餐摊,买了一份KFC早餐套餐,挤上了地铁,顺手发了一个朋友圈。
此时此刻,你对早餐的缺乏感没变化,但对早餐的目标物有了变化,而且支付能力也能支撑这个新变化,所以新的需求发生了。你可以理解为消费升级。
同样,在吃过几次KFC套餐后,你发现口味并不是很喜欢,但又不想去吃早餐摊的,于是你选了MDL的套餐。
再假设,有一次早起,你感觉不舒服,没有食欲,直接挤地铁上班,什么都没吃。这一次,你对早餐没有缺乏感,因此也谈不上什么目标物,跟不需要考虑支付能力,需求无法形成。
再后来,因为疫情而失业,需要缩减自己的支出,你开始考虑自己做早餐,于是买了一个早餐机。
不论何种变化,你对早餐的缺乏感大部分时间,从来没变过,但对早餐的目标物会发生变化,自己的支付能力也会有所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看似需求这样简单的问题,其实是存在一个严密的模型,那就是:缺乏感、目标物和支付能力,三者缺一不可,才能触发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需求。
不论是对于日常消费需求,还是大宗购买,这个模型都可以解释其中的种种变化。
比如买房,对于已经满足住房需求的人来说,无论如何营销,你会发现很难促成销售,此时,这套房子对于他来说,不存在需求。
事实上是这样吗?
比如我们会看到,楼盘开始降低购房门槛,比如低首付、低息。这个时候他看了看自己的账户余额,打算买一套,哪怕已经有了房子。此时,房子对于他来说已经不是居住需求,可能已经演变成投资需求了,而在投资需求的逻辑下,这个价格的房子,正好符合他对投资需求的价值判断。于是需求达成了。
再次假设,他依然有对房产的投资需求,支付能力也尚可,但目前只有公寓类产品可供选择,没有商品房,无奈,哪怕再低首付,你也可能不会考虑,因为目标物不符合你的要求。
这个需求三角形,几乎可以解释任何一种身边的商业需求。三种要素相互影响、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了解了需求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看得清商业现象,了解背后的动机。那么对我们改善我们的商业行为,又有什么帮助呢?我们下期再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