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大学毕业,当了一年老师,读研究生2年,25岁参加工作,27岁跳槽来到北京当北漂,10年了,我学到了什么?
今年37岁,5年前第一次读《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这本书,当时读的一知半解,只知道自己还要为退休后的生活攒钱,从此开启储蓄生活,跟月光告别。
五年后,我买了房,孩子上了小学,存款寥寥无几。但我开启了年读50本书的计划,获益匪浅。
这个月读书主题,家庭理财与规划,于是重新读《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
我在自己的读书训练营里分享了以下三点读书心得:
1.我们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教育与成长,三分之一用来工作和生活,三分之一是退休后的生活。而三分之一的退休生活质量取决于前两个阶段的规划与准备。人生两大风险是死的太早和活得太久,理财规划能够提前预防这两大风险。
2.理财和退休规划越早越好。在能够承受风险的第二人生阶段最好储蓄和投资,才能更好储存好老年阶段不能工作的时候所需要的钱粮。最好的投资原则:选择良好的基金和股票、长期持有、分散投资。
3.人生最大的不变是变化。关注时代的变化,随时为变化和未来做好准备,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浑浑噩噩,投资自己永远是最正确的选择,否则会受到命运的时代的惩罚。
再次读这本书,感慨颇多,2015年因为读了这本书,了解了一些理财知识,开始定投基金,到今年基金部分已经积累了13万,可是因为疫情,年初的紧张不安殃及了多年来养的鸡。
怕自己在特殊时期血本无归,一急之下所有鸡全部出圈,重新来过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投资理念出了很大问题。
我不能够坚持长期持有,虽然选择良基没有大的问题了,也能够做到分散投资。但并不理解价值投资,书中有一个比喻,比如说买房的人为什么能够赚钱?
因为房产买卖并没有那么容易,买了后没什么大的问题基本大家都会长期持有,所以能够赚到钱。但是基金和股票的买卖相对来说太容易,很容易贪图小利走短线交易。
短线交易的确能够让你在短时间得到一定收益,但弊端也很明显:
1. 因为拿不住错失最佳增长点,比如我买的华兰这只股,买的时候38点,反复卖赚了8000,但是现在已经升到65年,如果我一直持有的话翻两倍。
2. 短线交易需要时时盯盘,本该用来努力工作的时间全部浪费在这个上面,导致工作浑浑噩噩,成了混日子的人,很容易因此丢掉饭碗,也对自己在职场的成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 因为赚到的一点点小利,让自己错以为自己能够通过投资理财更好的生活,不再继续投资自己的能力圈,这是最大的损失。
人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30岁之前是学习和成长,第二阶段到60岁是职场工作时期,我们需要让自己在工作中人尽其才,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和能力。同时也要培养能够在退休后继续利用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比如写作,比如演讲,比如绘画等等。
30岁到60岁既要为工作打拼,又要教育和照顾孩子,还要为退休生活做足准备,也还要照顾好老人,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最辛苦的年纪。
所以要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和身体,照顾好自己的心灵,不要走偏。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有些走偏,对工作不太上心,偏离正轨,幸好今天读到这本书,让我警醒,是时候回归正途了。
读书是跟优秀的人聊天,跟卓越的前辈们为伍,感谢自己选择了读书这条路,让我在人生的岔路口及时发觉,迷途知返。
愿你我一起进步,健康快乐幸福有钱的活到99岁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