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80后,出生在湖南中部一个小山冲,但小时候的吃穿都很缺。记忆中,猪肉是很少能吃到的,在我3岁以前有一个画面一直记得,父亲买了一点点肉,炒出来都是一大碗肉汤,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非常鲜美的。
为什么记得那么清楚,因为那个画面中奶奶还在。实际上,是妹妹出生那年,也就是我3岁多,奶奶去世了。
那时候过年穿新衣服,真的是一种非常大的期盼,记得有一年,我们三姐弟一人一套,可是第一天,我就在玩的时候摔了一跤弄脏了衣服。
现在想想,为什么记得这样一些画面,因为那是童年中“很金贵”的一部分。这源于物质上的穷。
比起物质上的穷,更可怕的是见识上的穷。
当我需要升学的时候,在那个小山冲,在父母也没什么远见的情况下,自己更是认知浅薄,性格上也非常懦弱犹豫,看不到更长远。
第一个重点中学的机会,因为人家讲那是贵族学校,学费高昂,自己还担心被人看不起;后来又是因为担心家庭的承受能力、想到父母的辛劳和无处求助、想到自己还有弟弟妹妹,我退缩了。先放弃了,后来接着放弃了第二次,第三次的机会,我目光短浅的看不上一些技校职校,结果连学都没得上。
后来打工的过程中,为了省钱,我又想靠自学,又想学出技能来,结果都得不偿失。远不如,花钱花时间去专注,当击破某一点后,去奋力再来补救经济上的洞。可是,那时贫穷的认知,真的限制了我的眼光。
直到初为人母,在家休假一两年,我才慢慢不断回望曾经走过的路。加上这些年不断在阅读一些书,我看到了曾经的无法挽回,永远的懊恼不已。
我无数次真想回到过去,回到最美好的十六七岁青春年华,可是没有用。我深知,就算有穿越术有时光机,如果我的认知没有升级,哪怕生命重走一次,我还是会那样选择。
过去的,我认了。现在,从头来过。
又过了几年,现在我真的变了许多。我不断提醒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哪怕用钱买时间买资源,我都先做。
比如2015年,我花三四倍工资刷信用卡去报课,自费跟随专业团队旅行,我都义无反顾。我觉得,至少我出去看了,一辈子无悔。
随着自我认知的升级、学识的不断积累,我认识到自己内在是非常丰盈富足的,于是负债的旋涡也终于止住,开始往正向发展。我爱学习,并没有错,只是以前没有目标,现在我知道了要加速内在转化,然后说出来写出来,影响帮助更多的人。
比如前几天我就做了一次尝试。我参加的某学会要举办年会,于是我赞助了价值500元以上一共15本精心挑选的书。我不是为了博得什么名声,只是我真的喜欢书,大家也认同我这个标签,那么我就愉悦地做这件事情。能以我的自律、高效爱阅读,给人鼓励,不也挺好的吗?(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