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流上云间 图|网络
01
最近了解到一个新词→"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的解释是指要求员工在工作时展现某种特定情绪以达到其所在职位工作目标的劳动形式。
这样说起来,似乎不太好理解,举个浅显的例子。比如:银行内负责办理储蓄业务的员工,面对客户必须表现出礼貌和耐心;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信奉"客户即上帝",客户即使无理取闹,也不能表现出愤怒,而被要求继续微笑对待;销售行业下班后被要求参加各种各样的应酬饭局,为了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必须说着违心的场面话,喝酒喝到吐也要保持笑容。
我们在工作中,看似只付出了体力和脑力劳动,其实不然,我们还付出了情绪劳动。情绪劳动是一种潜在的劳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可能比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更加令人疲惫不堪。
人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上班明明没有做什么高强度的劳动,为什么还是会感觉疲惫?
其实,这种累不同于身体的疲惫感,而是心累。虽然作为办公室一族,我们一整天都坐在办公室,做的工作强度也并不很大。
但我们面临着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时不时被办公室政治左右夹攻,很多时候,我们被要求的情绪与我们内在的真实情绪是剧烈冲突的。
"情绪劳动"在你的工作中占了几成?02
我们有些人本身的性格是安静、不喜言语的,但工作的性质或者职场的人际要求我们热情、开朗、能言善辩。为了迎合外部的工作环境,我们不得不逼自己做出改变,每天上班除了出卖体力、脑力,还要出卖演技。与真实的自己相背离,本质上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往往在下班结束演技的那一刻,我们感觉如释重负。
销售员在地铁站奔溃大哭,他每天除了繁忙的工作,下班后还要陪客户喝酒,他其实并不擅长喝酒,这种应酬让他痛苦不堪。长期的酒局让他不堪重负,终于忍不住在地铁站嚎啕大哭。
我想,压垮他的,除了业绩的压力,工作的繁重,还有隐形杀手——情绪劳动。
作为销售,倘若不会喝酒、不会来事、不会虚于奉承,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这个残酷的时代要求我们藏起真我,伪装成社会需要的样子,不然就会受到惩罚。
"情绪劳动"在你的工作中占了几成?03
因为工作的性质,有时候遇上逻辑混乱、态度强硬的甲方,真的是一件非常奔溃的事情。作为乙方,你必须无条件的满足甲方提出的要求,即使明知道并不合理。熬夜几个晚上做出的方案被甲方无情毙掉冷冰冰丢给你一句自己看着办,既不说明理由,也不阐述需要改成什么样子,让你一头雾水,想改却不知道如何下手,迷之瞎琢磨。
上午十点你发出的方案,下午七点再回你,噼里啪啦提出一大堆要求,并轻飘飘的加上一句,明天要。好吧,计划的事情通通取消,蹲在电脑前改、改、改。改也就算了,关键甲方自己思路也不清晰,前一秒说不要的东西,后一秒就问你为什么不写进去。
你只能呵呵呵了,内心os:脑子瓦特了吧,不全都是你说的。
可即使心里很不服,表面还要保持平静,压下所有脾气,回复说好的。
同事有时看到了会说,你为什么不在群里怼回去?我也很想潇洒的怼回去,可是怼了之后,领导估计就要把我叫进"小黑屋"谈话了。
默默憋着憋着,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内伤了,郁闷了,觉得好累啊。如果这种情绪长期积压,会对身心造成严重的损害。
其实,每个行业,都存在"情绪劳动"的现象,只是劳动量或多或少的区别。"情绪劳动"一词虽然被提出,但很少得到真正的关注。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它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能更好的做好"情绪管理"和"情绪疏导"。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