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你随便找个人谈中国的保险行业,最多概率出现的词就是“骗子”“传销”“忽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保险业的营销制度。
中国营销制度问题的根源在于保险代理人制度,但是保险代理人制度在保险行业发展的初期为保险公司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它在大部分中国家庭还没有保险意识的情况下,快速让中国大量的家庭拥有的保险保障,让保险公司在成立初期就获得了大量的保费收入,拥有了足够的抗风险能力。所以,我们不能说中国采用保险代理人制度就是一个错误。
设计过制度的人,哪怕只是设计过公司的考勤制度,会明白,没有制度是完美的。保险代理人制度的发展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保险公司为了快速扩张,大力发展代理人团队,所以每家保险公司都有了大量的销售人员。这些销售人员只能卖所在公司的产品,直接造成了一个弊病,没有人真的关心客户适合什么样的产品。如果你遇到的是保险公司自己的代理人,你问他其他公司的产品是什么样子,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不清楚。因为这些人平时所接受的培训就是如何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而不是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什么样的客户。在这些人手里,我们得不到合适的产品推荐也就不足为奇了。
保险代理人制度几乎是没有成本的,因为保险代理人只拿业务的佣金,而没有无责任底薪。所以,在保险公司,与业绩一样重要的事情是增员。每年保险公司都要招聘大量的新保险代理人,据统计,中国做过保险代理人的人达到了3000万,其中2400万很快就被考核掉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保险代理人的素质真的很难保证。保险代理人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那时候能做保险代理人的是银行家、律师、生意人,那时候保险公司最注重的是保险代理人的人品和口碑。现在保险代理人制度跑偏了,我们难免受到一些人品和专业度都不佳的保险代理人的误导。
保险代理人制度在实现了他该有的功能后,弊端越来越多,但同时这又是其他商业模式的痛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