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国命纵横》笔记16
《第三章 西出铩羽》笔记4
二、关西有大都
1.大都咸阳
仲夏,苏秦终于到咸阳。
咸阳城郭背靠莾莽苍苍的北阪,南面滚滚滔滔的渭水,一道白色石桥披着金红色的霞光横亘水面,恰似长虹卧波,旗旗招展的巍峨城楼,与青苍苍的南山遥遥相望,气势分外宏大。
苏秦觉得,人言金城汤池,天下非咸阳莫属也。
驾车上得长桥,却见桥面两道粗大的黑线划开了路面,车马居中,行人两侧,井然有序地各自道中流向城内。
十里城墙的垛口上挂满了风灯,照得城下一片通明,俨然一座不夜城。咸阳城门没有吊桥,渭水大桥直通垂柳掩映的宽阔官道而直抵城门。
城门下没有守军,寻常行人无须盘查,径自入城。
正是华灯初上。宽阔的街道两边,每隔十数步一棵大树,浓阴夹道,清爽异常。所有的官署、民居、店铺,都隐在树后的石板道上,街中车马通畅无阻。
咸阳城整洁干净——车马辚辚,满街不见马粪牛屎。炊烟袅袅,道边无一摊弃灰堆积。
在中原士子眼里,而今天下大都,莫如大梁、临淄、安邑、洛阳四大城。
洛阳衰老破旧与萧条凋敝,已不值得向人提及;安邑虽繁华锦绣,但是格局狭小重叠,让人不敢恭维;大梁新都,王城铺排得极有气势,繁华商市堪称天下第一,但街市混乱,常见杂物草灰随处堆积,脚下亦常遇马粪牛屎,令人尴尬。
临淄鹊起数十年,齐市已经号称“天下第一大市”,市面繁华拥挤。除了稷下学宫与王城有树林掩映颇为肃穆外,街市狭窄弯曲,全无树木,花草更是极少;冬春两季,街巷常有风沙大作;夏秋暑日,烈日暴晒下难觅一处遮阴。
相比之下,咸阳简直无可挑剔。地处形胜,气候宜人,肃穆整洁,繁华有致,一派大国气象。与山东士子传言中的完全不一样。
刹那之间,苏秦实实在在感觉到了这个西部战国的天翻地覆,仿佛看到了一座大山正在大海中蒸腾鼓涌,正崛起于万里狂涛。

2.栎阳客寓
苏秦进城,受女店主的热情接待,参观栎阳客寓。
绕过影壁,便是一个大庭院,两排垂柳,一片竹林,夹着几个石案石礅,很是简朴幽静。从竹林边的鹅卵石小道穿过,迎面两扇没有门扇的青石大门,门口风灯高悬。左首风灯上大书“无忧堂”,右首风灯上大书“天乐堂”。
无忧园是客官居所,高枕无忧,而天乐堂是饮食进食处,出自民以食为天。
进得无忧园里,苏秦又一次感到了一种新颖别致。中原大城的一流客栈,寻常都是厅房连绵,修葺得富丽堂皇,根本不可能有空地山水。
这里却是一大片庭院,树林草地中掩映着一幢幢房屋,夜晚看来,灯光点点,人声隐隐,好似一片幽静的河谷。恍然间,苏秦好像回到了苏氏别庄。
苏秦被领到一处写着“修节居”的处所,并得知之前犀首曾住。
这座独立的房子三间两进,中间过厅分开,形成两个居住区间。他抬眼打量,只见进门一间大客厅,红毡铺地,陈设整洁。东面墙上开了两面大窗,窗棂用白细布绷钉得极为平整,白日一定敞亮非常。
客厅东南角有一道黑色木屏,绕进去是一间精致的小书房。两面都是乌木书架,很是高大坚固。长大的书案上除了常备的笔墨砚,还有刻刀与一箱单片竹筒。
绕过屋角木屏,便是寝室。中间一张极大的卧榻上吊着一顶本色麻纱帐幔,四周墙壁用白土刷得平整瓷实,更显屋中洁白明亮纤尘不染。
负责的少年说,寝室图静,没有窗户,白墙有亮色。苏秦暗自佩服主人的细心周全,正要举步出去,少年却说还有一进。
苏秦不禁困惑,天下客栈住房,最华贵的也就是厅堂、书房、寝室,这满墙洁白,也没有门,何来一进?
少年一推屋角,白墙竟自动开了一道小门,里边是沐浴室与茅厕间,为防水汽进入寝室,装了这道假墙,一推即开,方便。苏秦以为秦人的蛮荒习俗还是没有尽扫,仿佛恍然窥见了野狐尾巴,几乎哑然失笑。
进得屋内,却见很是敞亮,几乎有两个书房大,三面墙上均有大窗,装得很高。房中微风习习,丝毫没有寻常茅厕间的刺鼻异味儿。
屋中用黑色石板隔成了两部分。进门大半间是沐浴室,墙壁地面全部用黑色石板砌铺,中间一个箍着两道铁圈的硕大木盆,木盆中还有一条横搭的木板与一只长炳木瓢。
另外小半间就是厕间了。苏秦绕过高于人头的石板,眼前豁然一亮——原来,墙上挂着一盏昼夜明亮的大风灯。地面是明亮如铜镜般的墨色石板,墙面却是木板到顶;靠外墙一面,立着一个一尺多高的方形石瓮,瓮中满当当清水;瓮旁一方小小石案,案上木盘中一摞折叠好的柔软布头;石瓮石案旁边的地面上扣着一个鼓面大小的凸形“木板”。
少年府身将凸板揭开,隐约的水声立即清晰可闻,“这里是如厕处,完后盖上即可。”少年又指着石瓮石案,“这里清洗,这些软布头用来擦试。”
“……陶管埋在地下,流经宫城、官署、官市、作坊与大店的地下,流出城外便引入农田,不再回流渭水。水流从高处往低处,很大很急,任何秽物都积存不住,没有腐臭气息。”
苏秦参观完栎阳客寓的客房“修节居”,非常满意,欣然住下。

3.双杰共聚
咸阳夜市颇为特异,街市冷清如常,而客寓酒店热闹非凡。这是因为秦人勤奋俭朴,加之法令限酒,一到夜间都早早安歇,确实需要购物者也是匆匆上街。
因秦国对外国客商与入咸阳办事的本国外地人却不限酒。所以,每逢入夜华灯初上,外国客商、游学士子、外地游人客商及来咸阳办理公务的吏员等,便聚在了各个酒店客寓,尽情地饮酒交游。
犀首出来,想找个酒肆小酌一番,消消胸中的郁闷。
午间晋见秦公后,他知道了秦国不会采用他的“霸统”方略。
从加冠之年,他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在大小十三个诸侯国做过官,辞官的原因各不相同,最主要还是官高无事的尴尬。
无论他的爵位多高,都是没有实权的虚职,结果总是不堪无聊,挂冠辞国。
这次入秦,是他最认真的一次谋划。当秦公当场拜他做上卿时,他心中又不自觉地咯噔了一下。
显然封他无实权的“上卿”,是灵机所动当场周旋而已,等到秦公搁置“霸统”诉说困境,犀首已明白,自己若要在秦国长居任官,前景依旧是高爵无事。
犀首在街上遇到栎阳客寓的女老板,邀请他去喝酒,小店新到了安邑烈酒。
栎阳客寓的天乐堂,是间很讲究的食店。大厅呈东西长方形,南北两面没有墙而只有红色圆柱,形成两道宽!敞的柱廊;靠南一面临着庭院大池,碧波粼粼;靠北一面临着一片竹林,婆婆摇曳;木屏将很大的厅堂分割成了若干个幽静的座间,每间座案或两三张或五六张不等,但却都恰到好处地临竹临水,各擅胜场;晚来柱廊上挂满红灯,每个座间外面还各有两盏写着名号的铜人风灯,明亮璀璨,整洁高雅;大部分座间都有客。
犀首对女店主道,还是到他之前取名的羡鱼亭,酒菜照常上“老三式”,即:安邑烈酒、栎阳肥羊和秦地苦菜。
突闻里间有人道”羡鱼亭“名号取得不好,应改为结网亭。
原来是洛阳苏秦已先在此亭。两人之前只是互闻其名,此时相遇很是高兴,并桌一起。
犀首问苏秦,是否也是入秦献策,不怕他已先入。苏秦笑言,同殿两策,正可分高下,求之不得。
苏秦不仅说出了犀首所献之策--称王图霸,还说出了秦公嬴驷的态度:束之高阁,敬而远之。
犀首倏然一惊,对苏秦刮目相看,并问他可有良策。苏秦言,自己并无新策,只有新的说法。犀首劝苏秦若无奇策,还是不要去,以免自讨没趣。
苏秦信心满满,让犀首拭目以待。
读后感悟:
在我的认知里,古时的城市应该是像大梁那样虽然繁华,却杂乱,因为那时人们都是牛车、马车出行,街巷肯定是有牛屎马粪的。而且,古时上厕所也是一大难题。
没有想到战国时期的秦国都城——咸阳会如此整洁,并且人们上厕所的难题也完美解决了。
对古人之聪慧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怪不得,苏秦对咸阳赞叹不已。
可见,一个人想要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要么读书,要么外出行走或者旅行,其中读书的方式最为妥贴。
愿你我畅游书海,开眼界,长见识,会先贤,悟人生,活出最美的自己。
欢迎点赞+关注,我是平原雪,执笔公众号酿一坛成长,诚邀您共酿一坛成长。
平原雪邀请你免费开通简书会员
如果你愿意坚持在简书深耕,可以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开通简书会员。
开通后简信我返贝,(仅限首次开通会员,月卡返180贝,季卡250贝,年季500贝),还可以简信我进简书写作群。
注:我旗下会员续费,记得简信我领取续费奖励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