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后再中电
有些事说出来人不信,可还是想说出来。
四十年前,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一所农村学校做教师的20刚出头的我,不知下了多大的决心,攒了多少个月的钱,终于用20多元买下了当时还是稀缺奢侈品的收音机。收音机是买下了,可是听不成,没有电池。这便有了第一次中电。
接下来的日子,只要有机会,总要往百货商店跑,得到的都是缺货。后来知道,好些时候不是真正的缺货,是电池少不对外,不是售货员特别亲特别熟的人和有特殊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人,一般人是不可能买到的。咱什么都没有,只能干着急。
有人说了,不就是一个收音机吗?听不听何妨?你是没经历过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更不知手机互联网为何物的时代,收音机之于一个渴望学习,渴望进步,渴望了解世界的青年人是何等的期盼。不说了,必须要弄到电池!必须要弄到电池!
咱苦苦地想办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咱又在商店寻电池时,遇到了售货员的一个亲戚,恰好那个亲戚也买电池。当售货员正给亲戚电池时,被咱撞了个正中。售货员也知道咱一直在寻电池,不好意思地说,哎呀,刚好还有两节。谢天谢地!咱可不管人家不好意思的意思,有了电池,只是满心的欢喜。
电池来之不易,又知用完之后不可能轻易买下,自然是听收音机时特别地节制,特别地小气小心,可是,还是很快没电了。
这下怎么办?
又是偶然得到一个消息,在供销社工作的一个同学有了点能耐了,可以批稀缺商品的条子。还等什么?赶紧找,真的拿到了盖着红印的两节电池的批条。可是,兴致勃勃到了商店,一瓢冷水兜头泼下,“批,批,批,没有了,找他要去!”售货员很不耐烦地对我说到。或者是电池真的没有了,或者是售货员不买老同学的账,不过,咱是不能再找老同学了。
咱只有另想办法,还能有什么办法呢?那时可没有而今神通广大快捷便利的快递什么的。
一个在大队广播站的同学很同情我,他告诉我,他负责的电话用电池不能用了退下后,听收音机还是可以的,只是那电池很大,要在收音机外搞个外接。只要能听收音机,管它外接内接。可是这事也就高兴了一阵儿,忘了什么原因,到底都没用上退下的电话用电池。
后来,咱学会了给用废的电池屁股钻孔灌盐水,似乎有点作用。唉,一节小小的电池搞得人好些年苦不堪言。
不知不觉40年过去了,不知不觉间又中电了。而今的商场里早已不是没有电池,而是电池多的你不知选那种牌子,用哪种型号。家里孙子的电动玩具各式各样,儿子儿媳买的备用电池一排一排柜里放着,已经用废了的电池和小孙子从玩具里弄掉了的电池,家里的地上随处可见,混在一起。让人惊奇的是好些电池怎么就那么耐用,一种教孙女识字的图片里的扣子电池,竟能一直用了四、五年,以至于好些电池放的时间过长而只好废弃。
40年前的中电,是满满的无奈与伤感,40年后的中电,则是满满的欣喜与幸福。电池啊电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