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高瞻下午茶丨轶事记录与观察记录量表(COR)板块教师问答

高瞻下午茶丨轶事记录与观察记录量表(COR)板块教师问答

作者: 高瞻学前教育管理总部 | 来源:发表于2020-05-22 13:35 被阅读0次

/ 轶事记录与观察记录量表(COR)板块教师问答

随着很多地区逐渐开始复工复学,幼儿园的开学也指日可待,伴随着正常教学生活的即将开始老师们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开始整理一些在幼儿园代班期间遇到的问题,在正式开学前,我们先准备起来吧,做有备无患的老师。

本文整理出了轶事记录与观察记录量表(COR)板块的一些教师常见问题并进行了解答,希望能够解决部分老师的困惑。

/01问题

老师记录的难度较大,因为班级幼儿太多,老师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一名幼儿身上怎么办?

更多老师都在做轶事记录时会有相似的困惑,又要记又要顾着孩子或是有的时候我来不及记我要怎么办呢?

/ 观察为主,记录为辅

首先请各位老师记住,无论是轶事记录还是评级都是在为教师教学服务,因此教学永远排在记录之前,而记录是幼儿在进行活动并不需要教师大量参与的前提下进行的。

/ 合理分配,团队协作

其次,教师可以与配班老师合理对本班幼儿进行分组,每位教师有较为固定的观察记录对象老师在记录的时候可以着重记录自己的观察对象。同时可以寻求配班老师和保育老师的帮助,在一名教师做主要活动负责人的时候,可以让另外一名教师帮助进行轶事记录,当两位教师需要同时进行记录时,可以让保育老师协助来确保幼儿的安全。

缩小观察目标,做有意图的教师

教师的记录方向可以参考:

①当下活动所期望幼儿达到的目标,例如,当前是一个科学实验的小组活动,观察冰变成水的过程,那么教师关注的重点就应该是在活动前预设好的科学领域的部分子项目下幼儿的表现;

②轶事记录整理时发现的空白项或缺失项,例如,在轶事记录整理中发现,小A同学的创造性艺术领域的假装游戏项是没有任何记录的,那么在幼儿的自由活动时间或是角色游戏时间老师就可以对这个幼儿进行重点观察;

③幼儿从未发生的新鲜事,幼儿从未发生的事在很多时候能够表现出幼儿发展中的新信息,例如兴趣、发展等级、同伴关系等等,对这些新行为发生的记录可能会给老师带来新灵感。

/ 利用多种材料进行速记

教师很多时候感觉记录手忙脚乱那么也可能是自己的工具没有准备好,这时教师可以想想自己是否有一些很熟悉的符号或缩写来表示某些幼儿的特定行为或某些物品名称;老师们也可以同自己的配班老师一起设计出一些轶事记录速记贴纸或表格,并把纸笔放在随身衣服的口袋里,随拿随记。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视频、照片等形式来对当下发生却来不及记的时间进行记录,再在课后对轶事记录进行整理。

/ 放平心态,‘这个行为不会只出现一次’

如果老师错过了这个行为的记录,那么也请老师调整好心态,因为幼儿的行为发生很多时候是具有重复性的,而且并不只有一个行为能够反应幼儿某个项目的发展水平,因此也请老师能够调整好心态,不要太纠结于幼儿某个行为的记录,要放眼与幼儿整体的发展。

/02问题

在记录中,不能清楚地界定记录方式是否正确,行为与等级如何有效对应;或是我不知道我记录的是不是有用的轶事记录,这条轶事记录我是否能够用于评级,这要怎么办呢?

明确轶事记录不止是用于评级

不知道自己的记录是否“有用”可能是很多新手老师都面临的问题。首先小编在这里希望各位老师能够重新思考与定义什么是“有用”的轶事记录,对于教师而言轶事记录的用途到底是什么?记录只是为了评级吗?轶事记录的作用有很多,它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从而设计出适合幼儿的活动,并与幼儿建立真实亲密的关系;它可以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与师幼互动,从而为对自己的环境设置、教学策略与风格作出调整;它也可以成为家园共育的桥梁;当然它也可以作为评价评级的依据。因此教师在进行轶事记录的时候不要去想自己的记录只是为了评级,如果评不了那就是无用的,轶事记录的作用远远高于评级。

心中有COR的记录

接下来我们回到老师们关注的焦点上,如果我希望我的轶事记录能够帮助我来进行评级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这是一个不断练习从生到熟的过程,教师如果想要把自己的轶事记录最大程度接近与COR的评级,那么就要去反复阅读COR中的各领域子项的内容,之后可以有意识的带着COR里面内容与COR中对幼儿的描述去观察孩子并进行记录。

/ 后期整理

对于一些新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COR, 那么则可以先把感兴趣的事情记录下来(或轶事记录、或录下视频拍下照片进行后期补写),然后在后期整理的过程中去看那条轶事,或哪个方面的记录符合COR中的等级,来进行后期的校对。

/03问题

如果两位教师的记录不一致怎么办?

这个问题向后延伸也可以衍生到如果班级内的两位教师对于一条轶事记录的理解不同,无法对幼儿的发展级别做出准确统一的判断时应怎么办?

首先这个考验的就是教师的团队协作。在团队协作中需要班级内代班的教师相互沟通,制定适用于班级工作的规则与公约,比如,两个或三个老师在记录时使用同样的时间、地点和任务的缩写;同时两位老师也可以一起研读COR,达到对COR理解的统一。

其次,在班级内教师对COR理解统一的基础上,当一条轶事记录不能够很明确表明幼儿的发展级别,或者当两名教师对同一事件的描述不同,那么首先教师可以查找该轶事记录是否还有其他记录的材料,例如视频、照片等,来重新进行分析;如果只有文字的记录,那么两位教师可以重新检查这个事件的轶事记录是否都符合轶事记录的原则与要素;在确定轶事记录本身无误后依旧无法判断,则可以放下这条轶事记录去多多观察幼儿,进行相同领域的新记录。

最后在对于很多教师在两个等级很模糊不清的问题,我们建议老师去多多观察相似领域幼儿的行为来进行全方面的判断,同样对于幼儿偶发性的行为,例如,幼儿偶发是等级5,常态是等级3,没有4的记录,那么目前的幼儿等级应为3,教师用4、5的内容去支持幼儿的发展。

/04问题

在记轶事记录时,教师的语言是可以适当记录的还是说记录时表达出教师的意思即可?

在做轶事记录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以幼儿的语言行为为主,但是在一些情境中是存在师幼互动的,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如何记录呢?当教师对幼儿的回应是简短的回应时,那么可以在轶事记录中原文体现,但是如果是教师长句的师幼互动,那么老师首先应该去想这条轶事记录你想要记录些什么(轶事记录所带到的COR的项目是哪条)是否可以直接将教师的语言省去来描述幼儿之后的行为;

其次,如果当对教师语言的记录无法避免时,可以简述教师当时的行为或语言,例如,在老师给小A了一些图片后,在老师给小B一些其他建议后,当老师做了示范后等这样的简单概括性的语言放在轶事记录中,这样在轶事记录中幼儿的中心位置不会被老师所替代。

/05问题

目前我看到的COR是翻译版本 什么时候会有更加适合中国本土化的的版本呢?

目前高瞻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正在进行COR中国版的制定,同时COR的线上版也即将发布,各位老师敬请期待!

以上为轶事记录与COR板块部分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解决一些老师的疑惑,如果各位老师还有相关问题或对高瞻课程的更多需求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在后期的文章中进行解答。

-  END  -

作者:潘思邈

编辑:岳野

想要使用高瞻课程或合作办园,留言小编,我们会及时回复哦,期待您的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瞻下午茶丨轶事记录与观察记录量表(COR)板块教师问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jq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