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分享心理简友广场
8岁的孩子经常说随便、无所谓时,你该如何教育呢?

8岁的孩子经常说随便、无所谓时,你该如何教育呢?

作者: 沫如逸夏 | 来源:发表于2024-04-26 18:51 被阅读0次

    一位妈妈发现,8岁的女儿特别喜欢说:随便、都行、无所谓……

    “你中午想吃什么?”

    “随便!”

    “开学需要买点新文具吗?”

    “都可以!”

    “周五想去哪里玩?”

    “不知道。”

    孩子这个小习惯,有时候能为她省去不少麻烦,做决定时无须和孩子周旋,但她隐隐感到有些无奈,因为在孩子这种态度里,她有一种被敷衍的感觉。

    更让她担心的是,孩子就此失去了表达主见和想法的能力。

    主见这件事,说小可小,说大可大。

    生活的种种变化,往往就藏在大大小小的人生选择中,尤其在这个选择复杂多变的时代,每个人更是要学会如何为自己选。

    一个没有主见的孩子,长大后进入社会,一下子变得很茫然,虽然完成了大学教育,依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害怕做决定,不敢担责任,浑浑噩噩,不得不长期面对现实与内心的冲突。

    家长培养孩子的主见,其实就是在教育孩子如何成为自己,拥有独立的人格。

    那么,孩子的主见是如何消失的呢?

    第一,孩子没有主见,是因为大人剥夺了孩子对生活的控制感。

    纪录片《零零后》里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去参加夏令营,妈妈会把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安排妥当;

    当他不想表演魔术时,妈妈赶到现场帮助孩子解围;妈妈甚至在家里举办活动,为的就是让他能交上朋友。

    妈妈几乎参与孩子生活的一切,孩子对妈妈很依赖,遇事第一反应就是寻求妈妈的帮助。

    身边也有家长朋友对孩子可谓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今天几点起床,吃什么,穿什么,今天干什么......都替孩子计划好了。

    这种行为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那就是孩子的自主感和胜任感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

    很多孩子表达想法之前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他们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未拥有过对生活的控制权,需要他们做决定时,只剩下茫然和无能为力。

    正如台湾学者李崇建曾说:“如果一只鸡被关在笼子里面,关很久了,刚放出来,它也不会走路了。如果一个孩子常常被规定要这样要那样,有一天你给了他自由,他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倘若没有健康的控制感,在生活的大事小事上,就很容易变得过度依赖和顺从。

    第二,孩子没有主见,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孩子能作出正确的决定。

    当孩子表达主见时,父母最容易出现的反应是:否定。

    尤其是当孩子与自己意见相左时,甚至感觉到被冒犯了。

    我们很容易认为孩子的意见是幼稚的、片面的、思考不周的。

    去商场试衣服,孩子看中一条裙子,你说:“这裙子太土了。”

    孩子找到了兴趣,你说:“画画有什么用的,对学习有帮助吗”

    孩子发表意见,你说:“你懂什么……”

    大人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信、笃定,对孩子的选择总是不屑一顾。

    甚至会在孩子做出决定,栽了跟头之后,冷嘲热讽:“我早就说过吧,让你不听我的……”趁机证明自己的“对”。

    我们会打击孩子,否定孩子,孩子开始对自己的想法变得不确定,甚至觉得是错误的。

    我们没有给孩子一个可以安全做出决定,哪怕做错了也没关系的包容空间。

    时间久了,孩子就不愿在父母面前表露内心真实的想法,因为代价太高了,迎来的不是否定就是打击,他们渐渐失去了表达的自信。

    第三,孩子没有主见,是因为内心里的不配得感。

    孩子没有主见的表现,不只是在事情面前拿不定主意,还有一种表现是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盲从别人的意见。

    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并不在少数:

    买了自己很喜欢的发夹,同学说不好看,再也不戴了。

    和朋友们商量去哪里玩,回答永远是随你们,即使有想去的地方也不好意思说。

    明明对学校社团的小组分工有意见,却很难表达,勉为其难地说可以。

    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很懂事、敏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身边人的爱与认可;或是为了照顾亲近之人的情绪,不想让他们烦恼、难过。

    他们不是没有主见,是不敢有主见,认为提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自私的、羞耻的。

    这就是一种深深的“不配得感”,想要的东西,不敢说,想要被照顾的情绪,不敢表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岁的孩子经常说随便、无所谓时,你该如何教育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mo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