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宗镜录
宗镜直指(七)

宗镜直指(七)

作者: RockZen | 来源:发表于2020-06-15 14:26 被阅读0次

    问。以心为宗。如何是宗通之相。

    答。内证自心第一义理。住自觉地。入圣智门。以此相应。名宗通相。此是行时。非是解时。因解成行。行成解绝。则言说道断。心行处灭。

    如楞伽经云。佛告大慧。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想。趣无漏界自觉地自相。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自觉趣光明辉发。是名宗通相。所以悟心成祖。先圣相传。

    故达磨大师云。明佛心宗。寸无差悟。行解相应。名之曰祖。又偈云。亦不睹恶而生慊。亦不观善而勤措。亦不舍愚而近贤。亦不抛迷而就悟。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不与凡圣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问。悟道明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云何说其行相。

    答。前已云。诸佛方便。不断今时。密布深慈。不令孤弃。已明达者。终不发言。只为因疑故问。因问故答。此是本师。于楞伽会上。为十方诸大菩萨。来求法者。亲说此二通。一宗通。二说通。宗通为菩萨。说通为童蒙。祖佛俯为初机童蒙。少垂开示。此约说通。只为从他觅法。随语生解。恐执方便为真实。迷于宗通。是以分开二通之义。

    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想。乃至缘自觉趣光明辉发。若亲到自觉地。光明发时。得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群盲眼开。分明照境。验象真体。终不摸其尾牙。见乳正色。岂在谈其鹄雪。当此具眼人前。若更说示。则不得称知时名为大法师。实见月人。终不观指。亲到家者。自息问程。唯证相应。不俟言说。终不执指为月。亦不离指见月。

    如大涅槃经云。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以示盲者。尔时大臣。受王敕已。多集众盲。以象示之。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臣即还。而白王言。臣已示竟。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善男子。如彼众盲。不说象体。亦非不说。若是众相。悉非象者。离是之外。更无别象。

    善男子。王喻如来应正遍知。臣喻方等大涅槃经。象喻佛性。盲喻一切无明众生。是诸众生闻佛说已。或作是言。色是佛性。何以故。是色虽灭。次第相续。是故获得无上如来三十二相如来常色。如来色者。常不断故。是说色名为佛性。譬如真金。质虽迁变。色常不异。或时作钏作盘。然其黄色初无改易。众生佛性。亦复如是。质虽无常。而色是常。以是故。说色为佛性。乃至说受想行识等为佛性。又有说言。离阴有我。我是佛性。如彼盲人。各各说象。虽不得实。非不说象。说佛性者。亦复如是。非即六法。不离六法。

    善男子。是故我说众生佛性。非色不离色。乃至非我不离我。善男子。有诸外道。虽说有我。而实无我。众生我者。即是五阴。离阴之外。更无别我。善男子。譬如茎叶须台。合为莲华。离是之外。更无别华。

    又佛言。善男子。是诸外道。痴如小儿。无慧方便。不能了达。常与无常。苦与乐。净不净。我无我。寿命非寿命。众生非众生。实非实。有非有。于佛法中。取少许分。虚妄计有。常乐我净。而实不知常乐我净。如生盲人。不识乳色。便问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贝。盲人复问。是乳色者。如贝[革*卬]耶。答言不也。复问。贝色为何似耶。答言。犹稻米粖。盲人复问。乳色柔软。如稻米粖耶。稻米粖者。复何所似。答言。犹如雨雪。盲人复言。彼稻米粖冷如雪耶。雪复何似。答言。犹如白鹄。是生盲人。虽闻如是四种譬喻。终不能得识乳真色。是诸外道。亦复如是。终不能识常乐我净。

    善男子。以是义故。我佛法中。有真实谛。非于外道。夫真实谛者。宗镜所归。未闻悟时。不信解者。所有说法。及自修行。皆成生灭折伏之门。不入无生究竟之道。

    如庵提遮女经云。尔时文殊师利。又问曰。颇有明知生而不生相。为生所留者不。答曰有。虽自明见。其力未充。而为生所留者是也。

    又问曰。颇有无知不识生性。而毕竟不为生所留者不。答曰无。所以者何。若不见生性。虽因调伏。少得安处。其不安之相。常为对治。若能见生性者。虽在不安之处。而安相常现前。若不如是知者。虽有种种胜辩谈说。甚深典籍。而即是生灭心。说彼实相密要之言。如盲辩色。因他语故。说得青黄赤白黑。而不能自见色之正相。

    今不能见诸法者。亦复如是。但今为生所生。为死所死者。而有所说者。乃于其人。即无生死之义耶。若为常无常所系者。亦复如是。当知大得空者亦不自得空。故说有空义耶。故知能了万法无生之性。是为得道。

    大般若经云。佛言。善现。以一切法空无所有。皆不自在。虚诳不坚。故一切法。无生无起。无知无见。复次善现。一切法性。无所依止。无所系属。由此因缘。无生无起。无知无见。

    华严经云。如实法印。印诸业门。得法无生。住佛所住。观无生性。印诸境界。诸佛护念。发心回向。与诸法性。相应回向。入无作法。成就所作方便。

    是以不了唯心之旨。未入宗镜之人。向无生中。起贪痴之垢。于真空内。著境界之缘。以为对治。成其轮转。若能返照。心境俱寂。

    如诸法无行经云。若菩萨见贪欲际。即是真际。见瞋恚际。即是真际。见愚痴际。即是真际。则能毕灭业障之罪。乃至凡夫愚人。不知诸法毕竟灭相故。自见其身。亦见他人。以是见故。便起身口意业。乃至不见佛。不见法。不见僧。是则不见一切法。若不见一切法。于诸法中。则不生疑。不生疑故。则不受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故。则自寂灭。

    不思议佛境界经云。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能了知如来所住平等法不。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我已了知。佛言。童子。何者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云何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凡夫。于空无相无愿法中。起贪瞋痴。是故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即是如来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空岂是有法。而言于中。有贪瞋痴。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空是有。是故贪瞋痴亦是有。佛言。童子。空云何有。贪瞋痴。复云何有。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空以言说故有。贪瞋痴。亦以言说故有。如佛说。比丘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诸行法。此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诸行法。非不有。若不有者。则于生起作为诸行之法。应无出离。以有。故言出离耳。此亦如是。若无有空。则于贪瞋痴。无有出离。以有。故说离贪等诸烦恼耳。

    中观论偈云。从法不生法。亦不生非法。从非法不生。法及于非法。

    直释偈意。法即是有。如色心等。非法是无。如兔角等。若从法生法。如母生子。法生非法。如人生石女儿。从非法生法。如兔角生人。从非法生非法者。如龟毛生兔角。

    故般若假名论云。复有念言。若如来但证无所得者。佛法即一非是无边。是故经言。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谓何。即无所得。未曾一法。有可得性。是故一切。无非佛法。云何一切。皆无所得。

    经云。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云何非耶。无生性故。若无生即无性。云何名一切法。于无性中。假言说故。一切法无有性者。即是众生如来藏性。

    庞居士偈云。劫火燃天天不热。岚风吹动不闻声。百川竞注海不溢。五岳名山不见形。澄清静虑无踪迹。千途尽总入无生。

    故知诸法从意成形。千途因心有像。一念澄寂。万境旷然。元同不二之门。尽入无生之旨。

    所以傅大士行路难云。君不见。诸法但假空施设。寂静无门为法门。一切法中心为主。余今不复得心原。究捡心原既不得。当知诸法并无根。

    又无生有二。如通心论云。一法性无生。妙理言法。至虚言性。本来自尔。名曰无生。二缘起无生。夫境由心现。故不从他生。心籍境起。故不自生。心境各异。故不共生。相因而有。故不无因生。亦云。一理无生。圆成实性。本不生故。二事无生。缘生之相。即无生故。

    止观云。若释金刚经。即转无生意。度入不住门中。种种不住。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等布施。虽诸法不住。以无住法住般若中。即是入空。以无住法住世谛。即是入假。以无住法住实相。即是入中。此无住慧。即是金刚。三昧。能破盘石沙砾。彻至本际。

    又如释迦牟尼入大寂定金刚三昧。天亲无著论。开善广解。讵出无生无住之意。若得此意。千经万论。豁矣无疑。此是学观之初章。思议之根本。释异之妙慧。入道之指归。纲骨旷大。事理具足。一解千从。法门自在。

    故知一切诸法。皆从无生性空而有。有而非有。不离俗而常真。非有而有。不离真而恒俗。则幻有立而无生显。空有历然。两相泯而双事存。真俗宛尔。斯则无生而无不生。不住二边矣。如古德颂云。无生终不住。万像徒流布。若作无生解。还被无生固。

    宗镜录卷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宗镜直指(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nc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