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梨花
焦小桥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这是明·唐寅写的一剪梅《梨花雨,思君千里》。
“梨”,即“离”,雨打梨花,想到了离别的你,想到了寂寞的自己,今日落泪,销魂不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空间,无情地拉开着恋者的距离,而空间的阻隔又必然在一次次“雨打梨花”、春来春去中加重其往昔曾经有过的“赏心乐事”的失落感;至若青春年华也就无可挽回地,在花前月下神伤徘徊之间被残酷地空耗去。
时间在空间中流逝,空间的凝滞、间距的未能缩却,尤加速着时光的消失。上片的“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是无处是回思往时的温馨;下片的“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则写尽朝暮之间无时不在翘首企盼所恋者的归来,重续欢情。

“雨打梨花”,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扑面而来。梨花娇艳,却难抵风雨,暮春时节的伤感不言而喻。或许是怕看这一地残花,主人公重门深掩,春色将老,青春也在慢慢流逝。在一片孤独寂寞中,就这样辜负了青春,虚度了青春。忍不住回想着过往的欢聚时光。如今,她孤身一人,纵有开心欢乐的事情,又能够与谁一同分享呢?
曾几何时,她与爱人花前月下,多么美好。现在,他们天涯远隔,一切都已不在了。那美好的青春年华,于是就无可挽回地,在花前月下的徘徊中白白地耗去。时间在空间中流逝,在空间中凝滞。而青春也在花开花落中,在无尽的等待中渐渐消失。

词作下片转向正面描写主人公形象,词人通过皱眉落泪、看天色、看流云以及行行坐坐等几个连续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坐卧不安,沉浸在无边相思之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女子与爱人远隔天涯,不能相见,如花的容颜也在春去春来中渐渐老去,日日愁绪满怀,眉峰深锁,泪落如雨。那千点万点的泪痕中,浸满了相思。

因为等待,她百无聊赖。每一天,呆呆地看着天色,望着云霞,脑海中全是爱人的模样,她日夜翘首企盼着爱人的归来,盼啊盼啊。
词作写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她有没有等到心上人的归来,无从得知。可是,那入骨的相思弥漫到了心里,落进了眼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