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性课程:研读课标与教材强化“四基”落位
1对标深入研究,凸显落位点
2构建体系化课程群,提升课程品质
3构建品质课堂达成整体育人
1对标深入研究,凸显落位点
研读课标和教材是备好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因素。
研读好课标有利于教师备好课、实现高效课堂、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工作重点是“让核心素养落地”,核心素养导向,既是课标研制工作的主线,也是课标文本的主旋律。
2构建体系化课程群,提升课程品质
(1)立足单元视角,实现单元统整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单元设计,倡导按主题需求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规范组织起来的,一个结构化的彼此关联、先后有序的系列学习活动整体。
各学科教师通过对国家教材的深入解读,深入领会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将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不断进行实践摸索,实现在大主题、大任务、大情境观念下,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使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结构化,同时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经过实践大单元教学,不仅学生思维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升,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参与和获得感。在此过程中,提升了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运用能力!
(2)纵向梳理研究,重构知识系统
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出台,提出了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重构知识系统,不仅需要站在大单元视域角度去思考,更要站在小学阶段进行审视,将每一知识点进行纵向的贯通和勾连,使之形成整体性、一致性的学习链条。
例如:数学学科《乘法》这一知识点,教师围绕乘法运算的学习对人教版12册教材进行内容梳理,结合数与运算的大观念,制定出本册的具体观念、关键问题、关键子问题、学习任务以及课时划分。
(3)多学科课程整合,提升综合素养
多学科整合下的主题课程成为学校综合育人的教育诉求。同年级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打破学科壁垒,在学段内实施跨学科融合,以主题式或项目式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科联动,从多种角度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指向核心素养的主题课程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收获了成长。
通过教学实践,教师深深地感觉到多学科、跨学科的整合实现了学科间知识内容的互补,更能拓宽学生学习途径,在学习与研究中提升思考力与实践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