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
关于寓言故事中的情节不自恰问题

关于寓言故事中的情节不自恰问题

作者: 秋色斑驳 | 来源:发表于2019-06-26 07:30 被阅读1次

    近日,自媒体披露了小学生质疑教材中有的课文在讲故事中存在逻辑问题,情节不能自洽的两件事。

    一件事是关于《后羿射日》。前后文之间事理逻辑不搭,前后矛盾。前文说,九日升空,烈日炎炎,大地上的河流都被烤干了。后文则说后羿不畏艰辛,要蹚过九十九条河。小学生问,不是没有河流了吗?

    再一件事是关于《鹬蚌相争》的。鹬蚌相争中,鸟嘴与蚌嘴纠缠,你咬住我,我咬住你,所以两者都无法说话。文中则要两者各自说出一番道理来。这也是前后不搭的。

    问及教材编者与出版单位。答曰:这是寓言故事,本来就是虚拟的,是编故事,不强调真实性。另外,故事源自典籍,不能更改。

    我从教师视角看,这样的课文其实也是很好的教学材料。面对学生的质疑,至少有四点是可以讲清楚的。这几层意思是:

    第一,要引导学生识别和把握文体特点。这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的特点是什么?虚拟性与故事性是突出特点;此外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讲道理。作者用普世的适用于自然界的道理,用来讽喻社会现实或进行劝诫。故事里的动物与植物都是拟人化的,还常用夸张、变形的方式进行表达。《后羿射日》与《鹬蚌相争》都是寓言故事。作者要讲道理,所以会用虚拟的手法和夸张的拟人化的修辞。

    第二,文学是源自生活和高于生活的,允许在一定程度的虚拟和异化,可是要遵守真实性原则。作者在讲故事时一些细节前后不能照应,形成瑕疵。我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且敢于质疑,这是很可贵的品质。古人说,尽信书则无书,就是要鼓励人敢于质疑。

    第三,这些寓言故事长时间流传,成为传统文化财富,这个小瑕疵并没有被人发现。大人,很多专家学者,视若不存在。这说明大众都陷入了一个集体无意识状态,没有深入思考和有所质疑。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文化环境乐于接受,而缺少质疑和批判。

    第四,中国文学与言文分离的特点相适应。言文一体,这是一般语言的规律。因为言文一体,所以语言更新很快,与生活紧密相关,词汇演变快速而且丰富,有利于精细化准确化表达。这样的语言表达较为清晰。汉语言是言文分离的,文言文是一种脱离大众口语独立存在的语言,具有典雅,少数人使用,为官方语言的特点。在表达着重视典雅、含蓄、优美。可是缺陷也是明显的。在适用文体上诗歌、散文,体现了语言特点,偏于感情表达和委婉的意愿传达。而在戏剧,尤其是话剧和小说上,有脱离生活真实的问题。这两种艺术形式产生较晚,好东西少。《金瓶梅》与《红楼梦》是好的,真实反应现实生活。其他作品多少都有些超现实。这种语言的逻辑不够严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思维,在语言表达上很容易出现逻辑不自恰的问题。现代汉语实现了言文一体,这是语言的进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寓言故事中的情节不自恰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qq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