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这句话是《左传》中的话,是说,没有信用,那么即使交换人质也没有什么作用的。
这句话的原委是这样的。
东周平王时,郑武公和庄公都在东周朝廷任职卿士,平王同时有让周文王的弟弟虢仲任重要职位,其实就是家族内部人员任职,说明对外人任职不放心,形成一种制衡。这是郑庄公就抱怨不干了,于是周平王就说没有让虢仲任职参政,但是庄公当然不信。于是平王就和郑国交换人质,双方交换儿子作为人质来维系之间的信任关系,可见这种信任是多么的无奈啊。
这里有个问题,为何不把郑庄公武公免职了呢?是不能够的,因为郑国当时是被分封的诸侯国,也就是周文王在位时分封的诸侯国,当然他们是立过功的,要不然不会分封的。到了平王时,各诸侯国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开始不怎么服从周王室的调遣了。所以如果罢免郑庄公他们在朝廷的职位,势必引起分裂和战争。
古代都有这种情况,就是作为朝廷的重臣,不能够权力太大,否则会威胁到国君的,当然会进行分权制衡的。当初郑庄公他们辅佐周平王东迁并且使朝庭得以壮大树威,后来随着郑庄公他们的势力增强,会对国君造成威胁,所以才暗中分权来制衡,这也是不得已的方式。说明了,古代治理国家,国君其实也是非常艰难的,即要提防外部的侵略又要提防内部的混乱,不能一家独大,需要有制衡的对手。这个市场一样,不能让某一家垄断市场,要有法律制度的约束。国外就有反国家垄断法,当初微软就差点被分解…
东周这时开始慢慢的和郑国就有了间隙,后来相互成了敌人,最终周王室被灭了。
大自然中许多事情都是相通,道理都是一样的。历史虽然久远,但是道理至今还是有用的,读古示今。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信任如果不是发自内心,那么靠交换人质也是不会有用的不会长久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