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作者: 生活杂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6-06 08:04 被阅读3次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这句话是《左传》中的话,是说,没有信用,那么即使交换人质也没有什么作用的。

这句话的原委是这样的。

东周平王时,郑武公和庄公都在东周朝廷任职卿士,平王同时有让周文王的弟弟虢仲任重要职位,其实就是家族内部人员任职,说明对外人任职不放心,形成一种制衡。这是郑庄公就抱怨不干了,于是周平王就说没有让虢仲任职参政,但是庄公当然不信。于是平王就和郑国交换人质,双方交换儿子作为人质来维系之间的信任关系,可见这种信任是多么的无奈啊。

这里有个问题,为何不把郑庄公武公免职了呢?是不能够的,因为郑国当时是被分封的诸侯国,也就是周文王在位时分封的诸侯国,当然他们是立过功的,要不然不会分封的。到了平王时,各诸侯国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开始不怎么服从周王室的调遣了。所以如果罢免郑庄公他们在朝廷的职位,势必引起分裂和战争。

古代都有这种情况,就是作为朝廷的重臣,不能够权力太大,否则会威胁到国君的,当然会进行分权制衡的。当初郑庄公他们辅佐周平王东迁并且使朝庭得以壮大树威,后来随着郑庄公他们的势力增强,会对国君造成威胁,所以才暗中分权来制衡,这也是不得已的方式。说明了,古代治理国家,国君其实也是非常艰难的,即要提防外部的侵略又要提防内部的混乱,不能一家独大,需要有制衡的对手。这个市场一样,不能让某一家垄断市场,要有法律制度的约束。国外就有反国家垄断法,当初微软就差点被分解…

东周这时开始慢慢的和郑国就有了间隙,后来相互成了敌人,最终周王室被灭了。

大自然中许多事情都是相通,道理都是一样的。历史虽然久远,但是道理至今还是有用的,读古示今。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信任如果不是发自内心,那么靠交换人质也是不会有用的不会长久的。

相关文章

  •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这句话是《左传》中的话,是说,没有信用,那么即使交换人质也没有什么作用的。 这句话的原委是...

  •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出自《左传》,全文是: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春秋时期两个国家为了互相取信,...

  • 读书笔记一则

    《周郑交质》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讲的是人与人交往,要以忠信...

  •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读《周郑交质》

    这篇文章,除去作者假托“君子曰”的评论外,叙述事件的只有76个字(够不上日更最低字数,呵呵),可就是这短短76个字...

  • 左传一:信不由中,质无益

    读书是个苦事!年龄越大则越读的苦。 《春秋左传》正读二遍中。看完上部,有些地方觉得还不得其详,又看杨伯峻先生的注。...

  • 学无益也

    【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砻诸;有玉者错诸,不砻不错,焉攸用?砻而错诸,质在其中矣。否则辍。...

  • 《论语》节选

    子曰:“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说:“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尽自思考,但毫无益处,...

  • 《论语》金句

    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不如学也。

  • 哲思:正确看待“双标”

    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明君不蓄无益之臣。 语出《梁书贺琛传》。意思是慈祥的父亲也不喜欢没用的儿子,英明的君王不蓄养无用...

  • 2018-01-28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ty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