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除去作者假托“君子曰”的评论外,叙述事件的只有76个字(够不上日更最低字数,呵呵),可就是这短短76个字,却极为形象地展示了周朝的衰落、诸侯的猖狂。由此可见,左传作者的文学功底的高超,叙事能力的高明。
周朝自周平王东迁后,史称东周,周朝自此日渐式微,无法统管诸侯,“政令不自天子出”,周天子仅是一个名义上的称号而已;诸侯各自为政,发展国力并相互攻讦,图谋称霸。故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因郑武公辅佐周平王继位有劳,成为周王朝的卿士,经过父亲两代的经营和渗透,逐渐掌握了周王朝王宫的实权,周平王也看到了这一点,害怕郑国一支独大,想分化郑国的权力,让西虢公也成为卿士,这就是所谓的“王贰于虢”。本来,在正常情况下,周王平和郑庄公是上下级关系,“政令自天子出”,周平王想分权,是正常的,也是正当的,诸侯只有听命的份。可是,王朝式微,诸侯强大,脱离周王朝的管辖,所以,郑伯才敢“怨王”,由此可见郑国的强横。而周平王呢,却只能唯唯诺诺地掩饰说“无之”,已经形同傀儡。且看郑国狂妄到什么程度,就这还不算,还要和周平王互换人质。这真正的是“奴大欺主”啊。这种相互制约的表面平衡维持到周平王死。周平王死后,周王朝还不死亡,仍然妄想分化郑国权力,所谓“人不自知,自取其辱”啊,周王朝仅有想法,还会付诸行动呢,郑国倒先有反击动作了,先取温之麦,后取成周之禾。之后怎么样了呢?文中说“周郑交恶”,也就是说,周王朝只能睁睁地看着郑国收取原属自己的粮食,而无任何动作。
以上经过,在文章中仅有76个字,没有过多的描绘和叙述,可我们在这76个字中,看到的却是周王朝形同虚设,周天子如同傀儡,虚担天子之名;郑国的狂妄骄横、目无天子,为所欲为。并且在最后的诊断中,更是对双方加以批评,说双方“结二国之信”,君不君,天子不像天子,只是摆设,臣不臣,臣子不像臣子,完全目无上级,周王朝地位下降,沦为诸侯,甚至连诸侯都不如。在当时,这简直是“礼崩乐坏”。
在假托“君子曰”的作者观点中,更是提出了一个经典的诊断,即“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即双方不是发自肺腑的信任,互不忠诚,互相猜疑,再怎么样的抵押、担保、互质,统统都是没有用处的,迟早会现出原形,信任全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