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1024)

详注《随园诗话》(1024)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3-05-19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九·九九】

吴鲁斋贤,宰甘泉,有惠政,不幸无子,四十而殂。其诗稿失散,仅记其《送友》云:“遥知白发相思苦,马上逢人便寄书。”《过洛阳》云:“最羡少年能挟策,至今天子重书生。”《衙斋偶成》云:“候吏解投山客刺奚童不扫印床花。”《京江》云:“扬子江头月正明,夜深风露怯凄清。邻舟有客横吹笛,似说故人离别情。”

吴鲁斋,即吴贤(生卒年不详),字鲁斋,安徽新安人。举人出身。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甘泉县知县,二十九年(1764)九月调常州府荆溪县知县。后不详。与扬州盐商江春有交游,江春有《秋夜鹤亭主人招陪吴鲁斋明府暨对沤、秀峰、棕亭、石恬诸同学即以所遗韵筩分赋得曷韵》诗,与蒋士铨亦是朋友,蒋有《赠吴鲁斋(贤)明府其二(壬辰)》。按:乾隆壬辰年为三十七年,1772年。由此推知,此时,吴贤尚在世。

甘泉,清代江苏省旧县。清雍正九年(1731)分江都县置。因县西北有甘泉山得名。与江都同治扬州府(今江苏省扬州市)城内,辖府治西北偏。1912年并入江都县。

挟策,音jiā cè,亦作“挟筴”。释义:1、手拿书本。喻勤奋读书。《庄子·骈拇》:“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宋·苏轼《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后生不自牧,呻吟空挟策。”2、持鞭,扬鞭。亦以喻奔走;行动。宋·曾慥《高斋漫录》:“度支金郎中君卿,年十九时,与其兄君祜郊居,挟策野外,遇田家有醉斗而伤者,仇人尤而执之。”3、胸怀计谋、建议。明·宋濂《序》:“周末有季桢者,与其弟眭挟策以干诸侯。”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一:“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衙斋,音yá zhāi,意思是衙门里供职官燕居之处。明·袁宏道《丘长孺尺牍》:“家弟秋间欲过吴,虽过吴,亦只好冷坐衙斋,看诗读书。”清·昭梿《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将军宴坐衙斋,缓带投壶,不亦乐乎?”

候吏,音hòu lì,释义:1、即候人。古代掌管整治道路稽查奸盗,或迎送宾客的官员。《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臣居齐荐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为县令,一人为候吏。及臣得罪……候吏者追臣至境上,不及不止。”2、后多指驿吏。唐·刘禹锡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诗:“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解投,音jiè tóu,亦作“投解”,解押、投送犯人、财物等到某处。本条诗话“解投”是传递的意思。

山客,音shān kè,释义:1、隐士。晋·葛洪《抱朴子·正郭》:“若不能结踪山客,离羣独往,则当掩景渊洿,韬鳞括囊。”《魏书·裴衍传》:“诏曰:‘知欲养痾中岳,练石嵩岭,栖素云根,饵芝清壑。腾迹之操,深用嘉焉。但治缺古风,有愧山客耳。’”2、居住在山中的人。三国·魏·嵇康《答张辽叔》:“若守药则弃宅,见交则非赊,是海人所以终身无山,山客白首无大鱼也。”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七:“毛女在华山,山客猎师世世见之。”3、杜鹃花的雅称。杜鹃花别名“踯躅”,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昔张敏叔有《十客图》,忘其名。予长兄伯声尝得三、十客:‘牡丹为贵客……踯躅为山客。’”

刺,即名刺,今之名片。

奚童,音xī tóng,亦即“奚僮”。指未成年男仆。奚:奴隶,又专指女奴。《周礼·秋官·禁暴氏》:“凡奚隶聚而出入者,则司牧之。”孙诒让正义:“奚为女奴,隶为男奴也。”《周礼·天官》:“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又如:奚女(婢女);奚奴(女奴。今泛指奴仆);奚隶(男女奴隶)。

印床花,指飘落在印床之上的花瓣。印床,又称印台,官府专门用来承搁官印的案台。一般以此来表示讼庭幽静,也喻指为官有方,诉讼稀少。《牡丹亭·延师》:“置放山色好,讼庭稀。朝看飞鸟暮飞回。印床花落帘垂地。”明·张萱:“琴榻柳藏宾阁寂,印床花覆讼庭幽。”

京江,音jīng jiāng,指长江流经江苏镇江市北的一段,因镇江古名京口而得名。出自唐·杜牧《杜秋娘诗》:“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附:清·蒋士铨《赠吴鲁斋(贤)明府其二 (壬辰)》:民不知官尊,官亦忘厥位。宴然繁剧中,不见有难易。上官岂不威,对之平盛气。乃知君子儒,蔼蔼多感被。如何局脊人,辛苦为俗吏。

相关文章

  • 详注《随园诗话》(925)

    【原书卷八·三四】康熙戊戌探花傅玉?先生,名王露,年八十余,同在湖船,自诵《陪申尚衣游西湖绝句》云:“正是金牛纪瑞...

  • 详注《随园诗话》(927)

    【原书卷八·三七】或戏村学究云:“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末句趣极。...

  • 详注《随园诗话》(926)

    【原书卷八·三六】孙补山尚书,先以中翰从傅文忠公征缅甸。《见虏氛日恶口号一首付诸同事》云:“军容荼火盛,不戢便成灾...

  • 详注《随园诗话》(923)

    【原书卷八·三一】近日诗僧甚少,余游天台,得梅谷;到净慈寺,得佛裔;游九华,得亦苇;游粤东,得澄波、怀远、寄尘。亦...

  • 详注《随园诗话》(924)

    【原书卷八·三三】吾乡任武承太史,名应烈,出守怀庆。中年乞病,买鉴湖快阁以居,乃陆放翁旧地。作诗四首,和者如云。先...

  • 详注《随园诗话》(932)

    【原书卷八·四五】黄石牧先生以翰林中允,督学闽中,因公落职。吾乡徐文穆公,荐举博学鸿词,与余同试保和殿。先生年过七...

  • 详注《随园诗话》(934)

    【原书卷八·四九】余行路见远树,疑为塔尖。高翰起司马云:“平畴见喜塍成绣,远树看疑塔露尖。”每见门神相对,似怒似笑...

  • 详注《随园诗话》(931)

    【原书卷八·四三】儿童逃学,似非佳子弟。然唐相韦端己诗云:“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文潞公幼时,畏父督课...

  • 详注《随园诗话》(933)

    【原书卷八·四七】孝感程蔚亭先生,名光钜,甲辰翰林,出为杭州粮道。有《闺词》云:“东家姊妹与西邻,听说相招去踏春。...

  • 详注《随园诗话》(928)

    【原书卷八·三八】尹文端公妾张氏,封一品夫人,与内廷恩宴。大将军某与忠勇公在上前戏尹云:“张有贵相,十指皆箕斗,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10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zu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