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一生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必然的,并且在你出生前,你已经看过自己一生的剧本,但你之所以还选择以这个身份来到这个世界,那么说明一定有值得的事情。”这句话看上去有些伤感,但又不无道理:父母、爱人等等都是一个人值得为之生活的有价值的事。
我们个人都喜欢讨论个人剧本,列如:你希望你的下一步如何走?你会做一个什么的人?你会成为什么的人?这些问题我们都会在不断的问自己,在彼时或此刻反反复复地在脑海中回响。除了人生剧本之外,人们还会讨论世界剧本,例如:世界即将会发生什么?世界的格局会怎样发展?会不会发生世界末日?这些问题也会时不时地在人的大脑里发展成一个系统化的思考。当然,每个人都希望事态的发展能够顺从他的心愿,只是几乎没有可能会这样发展,正如道德经所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又或是:“人生不如意者,十有不九。”
对于剧本,taisa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其实剧本与预言的本质没有太大差别,都是一个进入外在得受害者的思维模式。这其实是一个对立统一思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思辨方式。
为了给jim解释世界的剧本,taisa以“现实主义”和“通俗主义”两种故事进行。“现实主义往往反映现实的真相,而现实生活真相往往是残酷和无奈的,这类作品一般都是悲剧。通俗故事就更好理解了,都是像你说的,反映人们的美好的愿望与对外在世界的渴望的,诸如,超人拯救地球,正义战胜邪恶,俊男娶到美女的。网络小说,穿越剧就是通俗文学的典型代表了。”
正如taisa揭示jim的梦境一样,“现实主义”中往往没有所谓的英雄,不会有超人,不会有要克服困难的艰难险阻,你所有计划几乎都落空,自以为聪明智慧保密逃生的人反而最先丧生,不知道真相的人们反而平静地生活。事实上,现实的真相只有一个,一个花太多时间去思考为来就必然注定是失败的,因为花太多的时间去思考某一件事就会唤醒大脑屏蔽的病毒,病毒就会使人的大脑意识模糊,最后陷入困境之中。相反,那些着重于行动的人,他们花很少的时间去思考未来会发生什么,这种行动主义者至少在生存上是得到胜利的。几乎所有的现实主义作品,都是以某种让人无法接受的残酷、悲剧的形象表现出来,但是这却是事实的写照,没有太多的喜剧特色。
与其向往喜剧特色的人生,倒不如坦然面对现实的人生。在我们的人生剧本中,我们就是主角,所有要发生的事都是你必须要经历的,而不听取和自己不去预言的人却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主角。我永远都会相信,这个世界上唯一确定的东西就是不确定。所有的计划都将会落空,为自己和为他人计划都将会被自己大脑的病毒嘲笑。与之相比,我们更应该接受接受这让人似乎无法接受的现实一切的预言和想象未来都是被洗脑,而人的大脑却一直在期待着你的想象和预言的成真。
注:1-6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