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长途自驾旅行,在开车上路的时候,我们要检测车辆,加满油,带足旅费,备好水果和干粮。同样我们在人生的行进过程中也要做好准备和保障,才能使工作与生活无忧,过得更加幸福与快乐。我根据成功人士的经验和自己的感悟,总结归纳人生的三三法则,与大家分享。
1、三份收入。我们天生习惯一份收入,因为这样既安心,又轻松。这是人的惰性和现实环境所致。但随着年龄增长,你会突然有一天为自己只有一份收入而担心和焦虑。因为你会担心工作稳定问题;你有职业的天花板;你缺少自由的时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只能是职场的大多数人经常做一个白日梦;你担心年龄问题;你惧收入增长赶不上通货膨胀。
这就是只有一份收入时必然会碰到的问题,还没有认真和你谈谈有关你儿时梦想和兴趣爱好的问题,罢了。所以,当你只有一份收入时,无论这份收入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有多少,你都会感受到无限的需求与欲望与有限的收入之间的巨大矛盾,而且这个矛盾会与日俱增。
怎么办?你需要多项收入。在我看来,我们至少需要三项收入,分别如下。
(1)本职工作的收入。这项收入让你付房租、房贷、车贷、每日的饭钱、小孩子的奶粉钱等。总之,这是你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2)第二收入。第二收入是在利益和时间上完全不与本职工作冲突的额外收入。在第二收入中,你为自己工作。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期,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以一技之长找到愿意为之付费的粉丝或者客户。注意,这里的前提一定是与现有工作完全无关,否则,你就会陷入利益冲突中,你不可避免地会牺牲公家时间,总之,你理解第二收入这个点就行。对我而言,以价值投资和个人发展为主题向别人分享就是我的第二收入,我会通过文字、语音甚至视频、线下讲座为手段来分享。第二收入的收益拿来干什么?培养兴趣。它提供了一种资金来源,可以让你再投入到自己的各种兴趣中去,比如喜欢写作,可以给自己买入最新的MacBook Pro电脑;喜欢视频,可以给自己买入最新的GoPro、相机等;喜欢无人机,可以买入最新的大疆无人机。第二收入首先应用来满足“再投入到兴趣”的需求,这会激发你产生更大的热情去发展自己的第二收入,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3)投资产生的收入。无论是本职工作还是第二收入,都是“加法”,就是一个月加一个月地挣钱。而只有投资,是指数运算,可以在本金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保持增速。
几乎每个人都需要三种收入:本职工作的收入,用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第二收入,用来玩和发展兴趣,扩大第二收入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长期发展的需求;投资收益,用来使自己免除“老无所养”的烦恼。
三种收入,三足鼎立,缺少任何一个,人生之舟都会不那么平稳和轻快。
2、三份资产。上面讲了三份收入的事,收入的问题解决了,那这些收入怎么使用,如何科学配置,更好地为我们的人生保驾护航,这也是很重要的学问。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收入分为三份来为我们的人生保驾护航。
(1)一份是日常开销及应急的钱。这笔钱一般包括六个月到一年的日常开销,加上遇到突发情况救命救急的钱。这部分钱要保持很高的流动性,能即取即用,可以是活期存款,货币基金等,安全和流动性是第一位的。
(2)第二份是保险的钱。人生风险无处不在,而生命和健康是我们的核心中的核心,所以对身体健康进行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条件允许,一个人要在养老保险、普通职工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再配置三分保险来提升全面保障水平。一是意外险,这个每年投入的钱不多,但可以预防极端情况下,给自己和家人一个风险对冲。二是医疗险。医保覆盖面有限,很多进口药、创新药都没有纳入报销范围,特别遇到重症,不能报销的支出还是很大的,建议40岁以上的,都应该配一份医疗险。三是重疾险。这个也很有必要,特别上了年纪,重疾的发生概率还是很高的,有了这笔钱,可以保障我们的生活质量不降低。当然重疾险的保费也不低,超过40岁,一般每年交大几千,一般缴费15年到20年不等,不过有这点好,你没有理赔过,保费是退给继承人的,等于为子女存了一笔钱,所以还是很人性话,保额建议30万。
(3)第三份是投资增值的钱。投资的钱最好是3-5年以内不用的钱,具体投资的方向和方法很多,我建议最稳妥和最可行的的还是价值投资。房产、股票、基金都是比较理想投资品种,下面就股票投资的4条信条讲讲价值投资。如果愿意严格执行这4条信条,在一个长周期内,取得股票投资的成功几乎是可以肯定的。
(1)找一个有“护城河”的公司。拥有护城河的公司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有定价权。无论这家公司的产品与服务不断地涨价(比如茅台酒),还是不断地降价(比如Amazon的AWS云服务),甚至免费(比如Windows的IE浏览器),只要是它主动做的,就会牢牢掌握定价的主动权,而不会因为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调整就被迫调整,这就是有护城河的公司。一个有护城河的公司不仅不怕竞争,而且可能在每次竞争之后都变得更强。
(2)在合适的价格买入。符合护城河条件的公司就可以被称为好公司,但好公司的股票价格一般都不便宜,而且一般会不断上涨。要不要买入、何时买入,就成了问题。股价是你要付出的成本,即使是一家有护城河的好公司,如果你在买入时支付了过高的价格,也会严重侵蚀你的收益率(严格来说是年复合增长率)。对此我有两个建议,第一是耐心等待,直到全行业甚至整个市场出现系统危机,所有资产剧烈贬值的时候(如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或者是等待这家公司出现坏消息时。我就是在出现坏消息时买入某公司股票的。第二个建议是“定投”,就是按照比较固定的间隔持续投资你看好的好公司,这样你既可以持续保持投入,扩大基数,又可以降低投资成本。
(3)持有足够长的时间。任何好股票,如果你无法持有3年,那么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收益。股市永远在波动,谁也无法预测在你买入之后的下一秒,这家公司的股价是涨还是跌。比如从我过去几年买股票的经验来看,每次刚买之后总是亏的。所以,以赚快钱、赚小钱的心态去投资股票,即使是当下如日中天的Apple、茅台等好股票,你也不会赚太多,甚至很有可能在买入后进入一个下跌周期,导致阶段性的浮亏,如果忍耐不住,就变成了真实的亏损。这里明确一下,足够长的时间指至少3年,最好是5~10年。
(4)投入足够多的钱。这是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比如,100元赚100倍,也不过是一万元封顶,对你的生活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但1万元赚10倍,则是10万元。而赚10倍的机会相对于赚100倍的机会要大很多。如果你需要改善自己的财务结构,就必须在你看中的标的上投入足够多的资金。赚“倍数”还是赚“基数”?我个人认为应该首选赚基数,即以尽可能大的规模去投资。这几年的经历使我认识到,只有基于“大数”的投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投资。对于好公司、好股票,你总会后悔当初怎么没有多买一点,既然每次后悔的点都差不多,那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少做后悔的事情?
获得自由的途径,是重新与世界建立连接,创造一个独立于我们所在的象牙塔之外的平行世界,发现真正的自我。
3、三个空间 第一空间是指在家我们与家人在一起的时空;第二空间指在办公室我们和同事在一起,也就是工作事业空间;第三空间是指和自己相处的空间和时间。我们和自己在一起的时间往往是非常有限的,这里我们可以引入第三空间的概念来帮自己找到这样一个独特的空间和时间,让我们与自己相处。
开车上下班的时候,汽车就是我的第三空间。停车之后先不下车,而是在车里继续待一会儿,放着音乐,要么想想事情,要么放空,这就是身处第三空间的感觉。
第三空间为什么重要呢?
第三空间是一个你与自己真正相处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做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包括运动、阅读、写作、画画、冥想、投资理财等。
很多对人生重要的事情,都属于上述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在时间管理的第二象限。这些事情平时找不到时间去做,第三空间恰恰是为第二象限的事情而生,这是第三空间之所以重要的根本原因。
什么是第三空间呢?
第三空间就是那些让你能独处的空间和时间。那么反过来问,能让自己独处的空间和时间是不是第三空间呢?
咖啡厅是,汽车是,家是不是?是不是有时候家也可以成为第三空间呢?上下班的路是不是也可以成为第三空间呢?甚至在出租车上、地铁上是不是也有可能发现自己的第三空间呢?
我们要不断地学会发问,问题不见得有答案,但问题能启发你思考,发问是宝贵的习惯。回到问题本身,我们进一步定义:在特定时段能让自己独处的时空即第三空间。这里有几个要点。
第一,特定时段。说明这个空间是与时空相关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比如,你觉得咖啡厅是第三空间,但咖啡厅非常吵的时候就不是;又如你觉得家不是第三空间,但在家里你独自早起、无人打扰的时候,就是第三空间。
第二,与自己独处。这是第三空间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是自己独处,那一定不是第三空间。
上述定义中,第三空间不再是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任何一个空间,只要能有特定时段让自己独处,就成了第三空间,这是第三空间的虚拟化。
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中,第二个象限是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在其他条件(包括家庭、天资等)差不多、努力程度类似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可能取决于在第二象限的时间投入。
我之前的苦恼是每天都很忙,但忙碌的时间都是花在家庭和办公室。剩下就是睡觉、吃饭和通勤时间。在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中,一、三、四象限的事情都找到了安身之所,有对应的时间和场所,唯独第二象限没有着落。
但第三空间虚拟化的想法彻底打开了我的思路。按照这种思路,我可以很轻易地在家、办公室、通勤的路上、旅途中、酒店里找到自己的第三空间。
举几个例子,比如我早晨6点多起床跑步,这一段时间是无人打扰的,这就是我的第三空间。
每天晚上家人睡觉之后,我还可以看30分钟书,这也是我的第三空间。如此一来,开车路上、走路的时候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第三空间。这段时间无法写东西、看东西,但是可以听音频。所以,听书或者用录音笔录自己的思想,都可以让这个第三空间变成现实,变得充实。而听音乐、一个人哼唱都是在享受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
我的愿望就是每天有三个30分钟:第一个30分钟用于运动,第二个30分钟用于写作,第三个30分钟用于阅读。之前我为30分钟运动已经找到了固定的时段。而顿悟之后,30分钟的写作和30分钟的阅读时间也找到了。
很多时候我们困惑、着急、焦虑,表面上是因为时间不够,但根本原因在于缺少独处空间。计算机算法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叫“以空间换时间”,说的是可以调整算法,拿更多的存储空间换更快的运行时间。以空间换时间这个概念,对于时间管理也是有效的。
很多时候,你按照日程表坐在那里,打算做一个重要的PPT,做一个关键的提案,但是你的心无法静下来。你转而去上网闲逛,或者刷抖音,一晃30分钟过去了,然而你计划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做。而假如有一个与这些任务匹配的第三空间,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对于我们人生发展至关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找到固定的空间和时间,每天去做。这就是为关键的少数事情创建固定的、舒适的第三空间。这一点是时间管理的关键。而精力管理理念强调我们应该去管理精力,而不是单纯地管理时间。我发现充分利用第三空间可以很好地实践精力管理的理念。
对于那些需要静下心来全力以赴、花大片时间来完成的事情,一定要配上一个合适的第三空间,一个能让你静下来、不受干扰、与自己相处的时空。它不是固定的时间,也不是某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是时空组合。
如何创建自己的第三空间?
基于以上解释,寻找自己的第三空间就不是难事,甚至只要你带上一个降噪耳机,在闹市里你也能找到自己的第三空间。这里面有几个具体的建议。
(1)把你人生最重要的1~3件事列出来,注意,一定是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比如健身、写作和阅读。一开始可以是一件,但不要超过三件,超过三件你就很难去完成了。
(2)找到那些与自己独处的时间,比如早起之后、下班路上或者睡觉之前。
(3)一定不要影响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是你的家庭,第二空间是你的工作场所或学校。不要让第三空间影响你的家庭生活或工作、学习,这个是大前提,如果为了强调第三空间而本末倒置,会引起家庭关系和工作绩效方面的问题。
(4)每一个第三空间只匹配一件具体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强调一下,只匹配一件,在这个第三空间里要对这件事情全情投入。比如我的运动第三空间就是早晨6∶00~6∶30的家中,写作的第三空间就是早饭之后在家中的大约40分钟时间。每一个第三空间只匹配一件事情(写本书时,我的写作第三空间为工作日早晨6∶00~7∶30的家中,周末早晨6∶00~11∶00的家中)。
(5)采用合适的工具。我们需要有合适的工具来辅助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比如上下班路上,用听和说的方式和自己相处比较好。这时候有一支简单的录音笔或者在手机上配上防风的微型麦克风,都会让你有更好的感受。
(6)阶段性做一个总结。比如每周末把这一周的第三空间经历总结一下,看看自己在第三空间的产出和体验如何。
(7)一定要多写多记录。不管你的写作能力如何,一定要锻炼写作,写作是思想的催化剂,写作能让你的头脑更加有序,更加有创造力。要把自己与第三空间相处的经历写下来,以此不断提升第三空间的使用效率。
(8)一定要给第三空间起个名字。当你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时,一定要给它起名字。比如我的三个第三空间分别是“写作第三空间”、“运动第三空间”和“阅读第三空间”,很朴实直观,却带来了仪式感。在相应的第三空间,我会被暗示要去做对应的事情,而且只做与这个第三空间名字匹配的事情。
你可以从今天起就尝试去发现自己的第三空间,为自己人生最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找到安身之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