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刺节论

作者: 番薯宝爷 | 来源:发表于2021-05-02 06:43 被阅读0次

  岐伯曰: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阴刺,入一旁四处,治寒热(阴刺谓卒刺)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脏,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刺俞之要,发针而浅出血。

  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

  病在少腹有积,刺皮〖骨盾〗以下,至少腹而止;刺夹脊两旁四椎间,刺两髂髎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骨盾〗,一作䯏。四椎恐为五椎,谓心俞应少腹)。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炅,热也)。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乃已止。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若变,诸分尽热,病已止。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

  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气狂乱也)。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已止。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百日而已。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

相关文章

  • 长刺节论

    岐伯曰: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阴刺,入一旁四处,治寒热...

  • 素问55 长刺节论篇

    【原文】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 【翻译】精通针术的医...

  • 《黄帝内经·长刺节论第五十五》刺家不诊,听病者言。

    《黄帝内经·长刺节论第五十五》 【原文】刺家不诊,听病者言。 【大意】精通针术数的医家,在尚未诊脉之时,还需听取病...

  • 079-01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第1段)

    《黄帝内经》素问●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第1段) 来源:道教之音整理作者:佚名时间:2012-01-28 学习时间...

  • 079-02长刺节论篇(第2段)

    《黄帝内经》素问●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第2段) 来源:道教之音整理作者:佚名时间:2012-01-28 学习时间...

  • 第五十五篇 长刺节论 原文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阴刺,入一旁四处。治寒热深专者,刺...

  • 第五十五篇 长刺节论 译文

    高明的针灸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听病人诉说病在头部,头痛得非常厉害,于是便进行针刺,当针刺到骨时,头痛就停止了,而且...

  • 节气、五脏中医论

    节气针刺论: 春刺荥,夏刺俞,秋刺合,冬刺井。 朝刺荥,午刺俞,夕刺合,夜刺井。 五脏中医论: 肝主春 心主夏 脾...

  • 长刺

    公元2020年 公历11月22日 我有个想法 人有时可以像刺猬一样 长个刺生活

  • 武藏野

    长刺武藏野 Opuntia articulata vat.didematus 纸质刺 花卉名称:长刺武藏野 Opu...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刺节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ft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