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纪事
马蜂与蝉
作者:迷津何丁强
蓝球场边的一棵大树上,不知什么时候挂了一个马蜂窝,常常蛰人,弄得人心徨徨,苦不堪言,连队好几个知青都被蛰过,于是,连长决定除掉这个害人的蜂巢。
连长召集几个排长开会拿主意,王排长勇跃报名“说他能除掉这个蜂巢”,接下任务的当天晚上,王排长准备了一根长长的竹杆,上面梱了一梱干草,点燃干草后,将竹杆伸向马蜂窝,只见马蜂一个一个往下掉,不一会功夫,马蜂就被火烧烟曛弄死了。
有胆大的知青,爬上树去,将马蜂窝拿下,取出蜂蛹,用开水烫下,挤出肠子,放入锅内炒熟,然后食之,感觉像食豆鼔一样,味道好极了,吃性盎然,意优未了。
突然有个知青说,“知了”(一种会叫的昆虫)也很好吃,当地老乡经常吃,于是我们就去请教老职工,捉“知了”方法,第二天黄昏,我们跟随老职工,拿着树枝,铁皮罐筒盒,里面装上小石子,来到马路边一转弯处,那里视野开扩,群山环绕,我们摇动手中罐筒盒,嘴里发出吱吱叫声,(摸仿蝉叫声)只见蝉从四面八方飞来,停在手中树枝上,赶忙将蝉捉住,放进身边的蒌子里。
就这样不停地捉呀捉,太阳落山时,我们回到连队,打开蒌子一看,嘿,今天收获不少,共捉了百多只蝉,回到宿舍,将蝉翅膀去掉,放进锅里干妙,香味从锅中漂出,馋得大伙口水直流,直接将手伸进锅里,抓出蝉来,就往嘴里塞,边吃边喊,“好烫”一会功夫,蝉没了,然后拍拍肚子,抹下嘴,很惬意地躺在竹床上,嘿,“今晚这顿小吃太他妈的舒服了,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食物,幻想着明天,后天,再后天都能吃上美味佳肴,
我们就这样傻傻地想呀,想呀,口水从嘴角边流下,带着微笑,带着满足的心情,慢慢进入梦乡。
南江纪事之
黑娃煮蟒蛇
黑娃,高高瘦瘦的个子,年纪轻轻,长着一付老谋深算的面孔,架一付黑框眼镜,嘴角留有一小撮胡须,不知何故?从二连发配到生活、工作都非常艰苦的新建连队,十六连。分配在我们宿舍,听说是调皮,捣蛋之类的原因被调离,具体不详。
黑娃平时很少说话,一付心事重重的样子。同舍几个知青主动接近他,和他套近乎,拉家常,他总是问一句答一句,不问不答,好像别人欠他什么东西似的,一付独傲不羁、距人千里之外的样子。
有时侯他会拿出笔来在纸上写上几句什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沉舟则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诗句。当时,在我看来,他是一个了不起、有文化的人物,能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太有才了。我开始佩服他,向他讨教一些文学方面的知识。
日子久了,混熟了黑娃的话也多了起来,大伙常围在一起听黑娃海阔天空地神聊,每每聊到高兴之处,他就开始手舞足蹈,情绪激昂, 一遇敏感问题,他就开始习惯性口迟了,说话结疤,生怕口误触动敏感问颗,引来嘛烦。(他现在说话时不时的都口迟)
一天,黑娃从当地老乡手中买回一条蟒蛇,有碗口粗,三十多斤重,记得花了三元錢。我们几个剥皮架锅,採撷了一些野生五香草,带刺的香菜,小米辣,固体豆辨等等,与蛇一起煮,除腥增加香味,一会功夫,香气从锅中飘出,勾得大伙口水直流。
有知青耐不做蛇肉的诱惑,伸手从锅内直接捞出一坨蛇肉,就往嘴里塞,边塞边嚷,“好烫”美其名曰,“尝味道,看熟没得”?就这样,你一坨,他一坨 地大嚼起来。
看着他们咬嚼费劲的样子,我知道,蛇肉还没完全熟透,还没粑。虽然馋得口水直流,还是,赖着性子等待。直到蛇肉完全熟透了,才盛了一碗,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黑娃变戏般拿出一瓶老白干,几个知青开始划拳行令你一杯他一盏喝了起来,一个个喝得满脸通红,大汗淋淋,直喝得太阳西沉,瓶底朝天,才草草收场。虽然肚子涨得圆圆的,锅里还是剩下很多蛇肉。盆内还剩一些蛇油及内脏,黑娃挺着圆圆的大肚,口若悬河,油光满面,摇头晃脑,博古论今,讲了一大通蛇油的好处,强调蛇油医治烫伤最好,(不知他从那里获取的知识,说得我们几付颜色心花怒放,蠢蠢欲动,于是大伙又开始架锅烧火熬制蛇油,等蛇油熬好后,腥味太浓,太腥,都不愿意拿出盆来装。最后还是黑娃主动拿出自己脸盆来装蛇油。
当晚,蛇油腥味太浓,无法入眠,纠结了半天之后,终将蛇油倒掉了。但是屋内腥味还是太浓,最后连盆一起甩在屋外,腥味才少了稀许。这正是苦中有乐,乐中苦,蛇味腥味,谁解其中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