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征文是几天前,想写这个东西是好久以前,但是突然下定决心要写的时候却不知从何说起从何出着笔。
我的父母,他们应该是一对农民夫妻吧,如果名下有地就算农民的话。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我的父亲出生在1917年,很荣幸的和约翰肯尼迪同年出生,除此之外应该没有什么大事在这一年发生吧!就这样作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农村人家族里唯一的男孩子,注定了我父亲这一生里的所受到的随处可见的偏爱。
但是,上帝应该是另有打算的,生而为人,上帝给每个人的偏爱都是有限或者说等价的,只是给予每个人的份额大小、时间间隔不同。或许是父亲受到的偏爱太多了,所以上帝让他遇到了我的母亲。
二十几岁的他,气宇轩昂、风流倜傥,虽然是农村人,但是自小就受尽偏爱,并不曾下地劳作,所以更没有农村人黝黑的脸庞、暗沉的皮肤。相反的,二十岁的他,知识青年文质彬彬、谦谦君子,深得方圆百里父老乡亲的疼爱。二十岁岁在读书的时候,方圆邻居们但凡家里有适龄闺女的千叮万嘱的拜托媒婆来家里说亲,但是那么多待字闺中的女子,胖的瘦的、高的低的、漂亮的、温柔的、顾家的、……甚至有学问的邻家小妹他都不曾为所动,正在祖父母焦头烂额担心他的时候,我的母亲出场了。
那是一个小麦还没有全熟的季节,具体什么时候他也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天天空好像格外的蓝,他的心情也不错,看到媒婆凤仙姨的时候,他不用想就知道她是来干嘛的,于是他有点不愿意的把凤仙姨请进了里屋。
祖母拽着他坐在凤仙姨旁边,从凤仙姨手里拿过一沓照片,两个人笑得能把村东头的合作社的马都惊了,他想要出去,奈何祖母拽他拽的太紧了,只是不经意的一瞥,他就瞥见了照片上的她。她不太高,应该都没有一米六,但是穿着一袭长裙的她笑靥如花、一笑百媚,这一笑千年般让他如沐春风,看见她的第一眼他就想要和她一辈子,他觉得他冥冥之中就是在等她的出现,这好像是为了实现上辈子的承诺。于是,他伸手从祖母手中抽出了这张照片,这一瞬就像重启了自己的人生。如果看得到未来,我想他可能怎么也不会抽出那张照片吧!
就这样,他爱上了一个从未谋面的女人,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尽管祖父母找人算过他们的八字,并貌似有点不合,但是他觉得这是老一辈人的封建思想。他强烈要求去见她,他对祖父母说道:如果他们见面后她不喜欢他,他就会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与祖母心怡的姑娘结婚。可问题是,见面后,他们就像一对前世的恋人一般痴迷着对方。一个从未在自家地里弯过腰的人在炎炎烈日里整天在岳父岳母家地里收麦子。祖父母看他们确实相爱,而且村里父亲的同龄人基本都结婚甚至都有孩子了,所以他们决定为他们完婚。
父亲要结婚的消息传出去了,那些没被父亲喜欢上的姑娘们拿着喜帖不知是怎样的心情。只知道最后喜宴上大家差点吵起来,原因很简单,他们看到身高一米六、单眼皮、小眼睛、皮肤黑黄干燥……的母亲的时候,都认为父亲像是在假结婚,他们想问父亲为什么要骗他们,但是结果很令人失望的是父亲牵起了目前的手,并一字一句的说道,他此生只爱母亲一人。话说完,现场出奇的安静。喜宴就在大家的不欢而散中结束了,父亲也开始为他们的小家茶米油盐酱醋茶的奔波。
只是,所有的一见钟情可能都只是见色起意吧,父母亲也不例外。他们的婚后生活出奇的糟糕,小半年的新婚幸福之后都是不间断的争吵,至于原因或许是父亲多吃了一颗鸡蛋,或许是父亲吃完饭没有洗碗,或许是他们的衣服堆了太久没洗,更甚者是他们觉得有人后进屋没关门……吵架的理由不尽相同,但结果都是母亲回娘家、父亲投奔祖父母。
就这样 他们的生活一直继续着,他们的吵架也一直继续着。
一直以来我都习以为常,直到偶然翻开父亲日记。那是母亲逝世三周年,我去整理母亲的东西,无意间在中间发现了父亲的日记,说它是日记我觉得还不如说它是情书。满满一本字的情书从他们结婚那天一直持续到母亲逝世前,我……
我不知道当时打开它的心情用什么词来形容,只记得那天我走出母亲屋子里的时候突然发现那天的天好蓝,万里无云。
父母亲之间的这种整天吵架,几乎不对彼此说爱的恋人之间的这种感情是爱情吗,我不太清楚 但我觉得它有这不同于一般爱情的美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