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z小秘秘
有一段时间,我总是很容易就情绪低落,或者无缘由地责备自己。这种情况往往是在“对比”之后发生:和别人对比之后,和以前或者理想中的自己对比之后。结果就是,眼前看似毫无激情可言的生活依旧如是,而自己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长时间的郁郁寡欢之中。
后来,我学会了一个词叫“内耗”,指无谓的内部自我消耗。为了停止内耗,首先就得了解为什么会进入到内耗状态。是遇到的事情不如意?还是性格本就如此?
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解析。
01 儿童自我状态
蛤蟆先生是这样形容自己的:有些时候充满希望,觉得自己能做成任何事情,可一旦这个劲头过去之后,又会陷入到悲伤当中;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任何价值。
朋友们见到他总是很消沉,于是建议他去看心理医生。而蛤蟆也很“顺从”地听取了朋友。见到蛤蟆,心理医生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前来咨询的对象究竟是蛤蟆还是他的朋友?因为蛤蟆是为了让朋友们高兴才前来咨询的。
蛤蟆为什么要如此“顺从”?
蛤蟆说到,每当朋友们生气、愤怒、不认可自己的时候,就总会想起那个严厉的父亲,以及被拿作与优秀长辈们对比的不愉快经历。一旦触碰到某些词或者场景,那种熟悉的愤怒感、自卑感和被冷落感就会袭来。
这时的蛤蟆正是处在儿童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
在幼小的时候,面对比自己强大又无法逃离的父母,我们只能忍受并不断适应调整自身,以应对外部的环境。
面对愤怒严厉的父亲的指责,蛤蟆会感到恐惧。为了消除恐惧,就得学会听话和顺从;
比起优秀的长辈们,另辟蹊径的蛤蟆总被认为是错的,也被认为大不如长辈们优秀,因此难免会感到悲伤。为了消除悲伤,那就干脆承认吧,自己就是不优秀,就是很差劲;久而久之,就陷入到了自卑和抑郁之中。
孤独又感受不到爱的蛤蟆偶也会对父母产生愤怒,但是转念一想,他又有什么资格去埋怨他们呢?毕竟,如今的优越条件正是父母长辈们带来的。每每想到这,这股怒气似乎就没了理由发泄出来。
而蛤蟆选择了一种不带攻击性的方式——“怄气”进行发泄。
若是小孩子选择这样一种发泄方式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一个成年人仍选择用小孩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则是一件令人发笑不止的事情,这就像是在大声昭告,我是一个失败者。
02 父母自我状态
本以为长大成人之后,就能摆脱童年的阴影,不再受到责备,可是当老獾出现的时候,严厉地说道:“你要是听一声劝,改一改多好。”
这一下又让蛤蟆陷入到了熟悉的情境当中。以至于蛤蟆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我总是遇到同样类型的人?为什么遇到这类事情的总是我?
心理医生毫不客气地说,因为你参与到了“共谋”当中,无意识地配合对方,借此不断加强悲惨的自我形象,反观则更能衬托出他人的残忍和可恶。
在《幸福的勇气》中,有一个类似的观点:我们不断打造出“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的形象,给自己标榜上不幸的标签,企图利用这个标签推脱掉某些责任。因为,改变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而一旦利用这个借口,就能冠冕堂皇地为自己辩护了。
每次老獾指责蛤蟆的时候,蛤蟆都总会想起指责他的父母。实际上,老獾处在“父母自我状态”。这个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对生活的评判标准。既然如此,那每个人都会有“父母状态”。
蛤蟆不会对别人发怒,更不会指责别人,那么他的父母状态去了哪里呢?
对象不是他人的话,那就只能是自己了。在别人指责自己或未加指责之前,进行自我批判,甚至比他人的评判更加苛刻,然后在无意识中不断地惩罚自己、折磨自己。你就是不好,你就是不优秀,不然,为什么别人总对你责备?
心理医生说:“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03 成人自我状态
成人的我们既不能以撒泼任性的儿童状态示人,也总不能一直处于父母自我状态,不断地批评别人或自己。我们要学会以一种成人的方式:成人自我状态去面对世界。
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就完全摒弃另外两种状态,这三种状态都是人格结构所必需的状态。儿童自我状态能让我们体验到人生的各种情绪感受,包括好的坏的;父母自我状态则是从父母那继承的观念和价值观,以供我们初步应对社会所用。
无论是以上两种的哪一种状态都无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只有形成自我的一套理念、状态,加入个人的思考和感受,寻觅到属于个人的“成人自我状态”才是最佳的状态。
明明是我们自己“选择”(共谋)了某种我们不快乐的状态,却还要时时将此怪罪于别人,因为一旦我们选择不怪罪别人,就会惊愕地发现,造成这一切不快乐的竟然是自己。
文中心理医生提出了一种很和缓的说法:“相比责怪(自己),负起责任听着如何?”
不再对造成了不快乐的自己进行责怪,而是以成人的姿态说出:“我会对自己的处境负起责任来。我相信,我可以。”
能有勇气去面对悲伤与不幸,从其中重新振作,也更有勇气去做出改变、接受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