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本来就是个敏感多思的人,来到贾府后,更是小心翼翼,生怕言行有差,被别人笑话了去。这行为从她第一天进府就开始了,尤其是饭前饭后不着痕迹地暗暗观察其他人怎么漱口、净手一段,做了详细重点的刻画。这种性格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也多有表现,宝玉不仅有所察觉,还暗暗记在心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20262/9326bc201a29a04b.jpg)
本来宝钗一家是来投亲的,这样拖家带口去人家住终归有点落魄潦倒的意思。不过,因为薛姨妈和贾府的老少两代管家人是至亲——和王夫人是姐妹,也是凤姐的另一位姑姑,加之她也是长辈,所以受到了贾府的阖家欢迎。连贾母都出了屋子,下了台阶,来到了院子里。
开始这一点我有点不理解——贾母毕竟是薛姨妈的长辈,完全可以在屋子里等着拜见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亲自出来到院子里呢?后来想,可能因为这两点吧:第一,这是给王夫人和凤姐的面子,对薛姨妈的重视,就是给家里这“二王”脸面;第二,薛家毕竟也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虽然在薛蟠这里已趋明显颓势,可余威尚在,是对那个家族的一种尊重吧。
三个春等宝钗给贾母见了礼,高兴地一起过来,和宝钗见面。这时,宝玉也快步走下了台阶,笑意盈盈地看着宝钗。可是,此时的黛玉却步履拖沓,一步一步迟疑地走下来,站到宝玉身边,看看宝钗,又看看宝玉,尤其是看到宝玉满脸的喜色后垂下了眼帘。
与黛玉的迟疑探究、心思重重相比,此时的宝钗真的显得明媚大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20262/f90ed968087f6574.jpg)
我觉得这个小小的坚定的举动,会让没有安全感的黛玉感到特别安心,和宝玉一起,走向宝钗。
黛玉心思细腻敏感,时不时地要把事情往深里想很多。当初黛玉进府时,只带了一老一小两个仆从,一乘小轿进府,并且也是自己穿花拂门一直走进贾母的屋子里相见的,别说院子里,就是屋门也没有一个主人迎接。而此时薛家则一家四口(香菱也坐着轿子),浩浩荡荡——即使是投亲,也是一家子,互有依靠,即使薛姨妈再没有本事,也是孩子们的依靠。而贾家迎客更是隆重——不仅小辈的凤姐、三个春等,同辈的王夫人、邢夫人,就连长辈贾母都亲自来院子里迎接了,重视程度立现,也难怪黛玉会多想。
再者,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客人,事事一定会先尽着她,再来一个客人,关注与宠爱自然会被分去,何况又是这么一个备受重视的客人呢。难怪黛玉心里有负担,不是那么高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