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空閒的时候都在看奇葩说。
我这个人对热点的反应有时候会比较慢,有时对于大家都跟风喜爱的事物有种下意识的抗拒心理,所以别人都在说这个节目很不错,我却一直没看。我知道这对媒体人是很不利的~ 要想在新媒体里混,就要什麽都知道,都了解才行嘛。。。于是,我就“补课”从第一季海选开始看了。
其实会想看这个节目最大部分的原因是我比较喜欢听蔡康永说话。以前看《康熙来了》每次听他说话,都会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他总是能够将各种尴尬、冷场、剑拔弩张的氛围轻巧化解于几句话之中。似乎所有的人到了他那裡都会得到理解,无论多麽奇葩的事他都不会批判排斥。听他说话,跟他说话的人都会感到很愉快。所以2010年他写了那本《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我立刻就买了。
我一直不大会好好说话。因为我说话很直率,在跟人的交谈中很容易就让人感觉我在“争辩”。但其实我并没有与人争辩的兴趣,我只是喜欢简单直接地阐述事实,而且是客观、公正、不带任何偏见和感情成分地阐述事实。也就是——辩论。看《奇葩说》的时候,看到奇葩选手们尽情肆意地抒发自己的见解,真是很能引起我的共鸣。我觉得原来我不是“奇葩”,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是这麽喜欢辩论生活中的各种事情的......而且他们跟我一样,辩论是辩论,辩论完还是好朋友,辩论和感情互不矛盾。
为什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也像这样充满激情地对所有大事小事都辩一辩呢~
我想了很多,也许是圈子的问题,我身边的人不像我这样对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求根究底的欲望。但终究是我自己的问题:要麽就跳出这个圈子,进入一个全新的圈子,要麽就改改自己的说话方式。
看了《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之后,我曾一度以为自己掌握了秘诀,以为终于可以好好说话了。但到了真正“实战”的时候,却发现那些理论虽然都在心裡,但是应用起来并不是那麽轻易的。
人在说话的时候会附带语气、情绪、肢体动作,这些都会对交谈对象产生影响。除非能够做到在交谈中头脑一直保持冷静,并牢记那书中“秘诀”,否则还是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绪带著跑的。一不小心,话语就成了机关枪,突突突发射子弹。
於是我也就放下那本書,不看了。
從2010年,到現在2017年了。七年時間,足夠我成長,也足夠我偷偷練習與人相處,與人交談的技巧。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原來好好說話體現出來的技巧只是表面讓人知道的東西。而隱藏在這技巧之中的卻是最大的秘密武器——心。
一個人無論掌握多少談話技巧,辯論話術,如果他沒有“心”的話,只會淪為花言巧語,巧舌如簧。在看《奇葩說》的時候,我比以前更加確認了這一點。因為我發現每次蔡康永的發言,都帶著滿滿的體諒和愛。他是真的有用心考慮在座每一位聽他說話的人的感受。
就像他說的:“我們要練習,不但能夠想得到別人在想什麼事情,而且我們還要領先一步,我們能夠想象一下別人可能會想什麼事情。你如果培養成這個能力的話,你受惠的絕對不止是在一個辯論節目而已。你不需要跟別人鬥嘴,你做生意也好,你追一個女孩子,追一個男孩子也好,你只要能夠想象別人心裡在想什麼,你成功的幾率會比原來大上百分之八十。”
对于他的话我是深有同感的。人每天都在跟人打交道,交际是永远也无法迴避的问题。怎麽能够好好的说话、跟人好好相处真的很重要。但同时我也很“心疼”他。一个人要经历过多少事情,才会“修炼”到这麽柔软,这麽温柔,这麽能体谅人心的地步呢?我想他一定为此吃过一些亏,得到过一些教训和经验吧。
由此我更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当一个人在用心对待世界,对待所有人、事、物的时候,一切的规则,教条,都可以统统不要。正如那句很经典的话:当你不知道怎麽办的时候,想想“爱”会怎麽办。
真的很喜欢这个探索真理,又充满爱的节目~
最后贴一段康永哥总结发言的原话:
奇葩说的所有话都是讲给大家听的,那就是:你的立场没有那麽坚定,也没有那麽值钱。没有什麽立场是值得你抱著它过一辈子到死。你只要碰到几个会说话的人,翻来覆去的讲,你的立场不要说是三天改变,才三分钟就改变了。所以呢,《奇葩说》只能证明一件事情,就是,我们要练习不但能够想得到别人在想什麽事情,而且我们还要领先一步,我们能够想象一下别人可能会想什麽事情。你如果培养成这个能力的话,你受惠的绝对不止是在一个辩论节目而已。你不要跟别人斗嘴,你做生意也好,你追一个女孩子,追一个男孩子也好,你只要能够想象别人心裡在想什麽,你成功的几率会比原来大上百分之八十。所以这是《奇葩说》带给大家一个重要的训练。答案不重要,问对的问题永远是最重要。
(ps.我真的不是為奇葩說做宣傳,我只是想表白蔡康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