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成长励志人文社科
从六一开始,与孩子真诚“对话”

从六一开始,与孩子真诚“对话”

作者: 万物有灵2018 | 来源:发表于2018-06-01 17:04 被阅读143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专门去查了一下这个节日的来历,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现实就是这样反讽,一个全世界儿童都在欢乐度的公假,竟然是为了纪念一个“悲惨的过往时刻”。

        这个日子的历史渊源,也启发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未成年人的话语权。

        我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也不是儿童心理专家,只是,和所有还存活在世界上的人一样,都曾经经历未成年的阶段,这也是人类个体发展,非常关键的阶段。

    1、 被忽略的儿童心智

        《童年之死》的作者大卫•帕金翰曾指出:“童年”与“成年”相对,是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的发展被逐步建构起来的一个概念。《儿童的巨变》一文中写道:“中世纪没有分离的童年世界。儿童跟成年人一样做同样的游戏,玩同样的玩具,听同样的童话故事。他们在一起过同样的生活,从不分开。”

        中世纪的欧洲,未成年人是被忽略的群体。

        这与现代社会中未成年人所受到的重视,截然相反。尤其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经济增长驱动力日渐受到威胁的当下,新生儿的增加尤其显得珍贵。中国中产阶级人群数量猛增,为了消解“阶层固化或是下跌”带来的焦虑,他们拼命为下一代争取更多的财富和社会资源。

        而这种“地位提升”的背后,还是家长自我意志的一种“强化”。在一部分家庭中,父母仍然把未成年人视做“个人作品”或者“私有财产”。持有这种观点的成年人,大都认为孩子“不懂事”,没有“个人心智”,即使有,也“不成熟、不正确”,所以,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你妈觉得你饿”。实际上,人自出生以来,就有强烈的个人意识,新生的婴儿会用哭闹、简单的呼叫以及肢体动作,来表达个人意志,他们有自己选择的能力以及权力,成年人应该做的,就是引导,而不是控制。

        所谓叛逆,是成年人送给“不受控”的未成年人的一个标签。

        每个年代都会这样的孩子。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的一位女士,回忆起自己童年发生的一件事:4岁那年的六一儿童节,父母要带她和姐姐到公园玩耍,并让姐妹俩都穿上新买的粉红色连衣裙,这位女士从小厌恶粉色,她拒绝穿新裙子,遭到父母的批评,后来,由于她“不听话”而被取消了去公园的资格。成年后,这位女士依然“神烦”粉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2、由供养带来的“绝对话语权”

        婴儿,或者年纪较小的孩子,因为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以及未能具备独立讨生活的能力,需要依靠成年人的在生活上的照料,以及经济上的供给。因此,供养的一方,也就顺利的获得了家庭中的“绝对话语权”。

        这个话语权,体现在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日常对话中就是:爸爸妈妈辛苦出去工作赚钱,都是为了让你过上好生活,上更好的学校……或是出国留学之类。总之,父母身份的优越感,让他们发明出来诸多类似的话术,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孩子:我是你的监护人,也是你的供养人,我有权利来定义你的人生。

          我有一次坐地铁的时候,看到一对刚从绘画培训班回来的母女,5、6岁的女儿拿着智能手机,玩得不亦乐乎,而母亲则在翻看培训班的老师留言册,上面的评语大意是:小女孩上课还是不认真,做了很多与绘画课无关的事情。母亲凝视评语很长时间,默默地合上本子,什么都没有说。我推测,这个性格外向的小女孩,估计不太喜欢相对“静态”的绘画,于是她用各种“走神儿”来抵抗这个事情,期待能够“早日解脱”。

        一边是年轻的父母在感叹“培养孩子特长花费几十百把万”,另一边是一部分孩子“叫苦不迭,不是真心喜欢”。这样的信息不对称背后,应该是一部分家长把自己“未竟的梦想”,放到了孩子的身上。

        1992年,法国当时一个五岁小男孩裘弟(Jordy)的单曲《做小孩真难》,曾经风靡全球,还在法国和西班牙的流行音乐榜单上蝉联冠军十几周之久。我是很多年会后,才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裘弟(Jordy)稚嫩而含混不清的童音,的确具有“魔性”,后来翻看歌词才得知,他歌中唱的,完全是身为小孩的各种无奈——

    到这来,别碰那个,坐好,别到那边去。

    做这个,做那个,真是唠叨个不停

    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就是这样。”

        估计很多成年人听完这首歌以后,都只会“莞尔一笑”,一个小孩的吐槽,谁会放在心上呢?现在听来,真的感觉“有如灵魂受到了一击”。因为成年人已经习惯性用居高临下的姿态来看待孩子,却没有换位思考的习惯,以及真正用“平等人格”与下一代对话的心境,甚至能力。

        在察言观色与言听计从当中,童年,很快随时光一起,流逝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3、公众环境中的未成年人话语权

        上小学的时候,我家里订阅了《儿童文学》和《少年文艺》两本刊物,学校还让大家都都订阅了《中国少年报》,但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更偏爱看《故事会》、《大众电影》还有《星河影视》这样的成年人刊物。那个年代,没有适合未成年人看的绘本故事,只有讲述革命战争故事的“小人书”,电视里虽然有《七巧板》和《大风车》这样的儿童专栏,还是比不上有线电视里的港产片吸引人……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经典动画片《葫芦娃》,从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历经多个时代而不衰竭,到了互联网时代,其中的“各种人设”已经“被玩坏”。就更别提这两年流行的《熊出没》和网红动画《小猪佩奇》了,《熊出没》中的主角被搬到北京金融街后引发争议,而小猪佩奇则莫名称为“社会人”。本属于儿童世界的欢乐,要经过一番“足料”的戏谑和解构之后,才能在成人世界“翻红”,实在令人汗颜。

        所谓“童年的消逝”,从来就不分“过去”和“现在”,上世纪80年代如此,21世纪也是如此。儿童流行文化,在成人简单粗暴的“涉足”之下,也成为了成人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消费公众语境中儿童文化,成年人乐此不疲,仿佛在补足年少时“消失的童真”。

        在人类的评价体系中,对于未成年人最高的褒奖,应该就是“天才”或者“神童”,这些孩子,往往天赋异秉,稍微调教一下,就具有登台表演乐器、舞蹈或是声乐的能力,亦或者是超强的记忆力或是数理逻辑能力,这些孩童的心智往往超过本身年龄,谈吐也更接近成人,自然也更容易融入成人话语体系。

        大概,从18岁至50岁之间的人类阶层,是其他年龄层人类都心之向往的吧。他们年富力强、充满活力,有巨大的生产和消费能力,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自然也拥有更强大的话语权,他们是主流文化的主导者,也是定义“时尚”的主力军。

        每个人小的时候,都会想要快快长大,因为长大了,才能像大人一样“化妆、谈恋爱、玩音乐”。今年5月初在周杰伦的一场演唱会上,一个小男孩站起来,大声唱出周杰伦新歌《不爱我就拉倒》,表情还特别投入,仿佛一个有故事的人。所以不用再抱怨没有适合儿童听的歌曲了,可能成年人的流行文化,才是他们认为的:酷、炫、炸”。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有一档节目,叫《小小圆桌会》,每次都邀请几个小学生,对于当下的一些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我觉得这种形式就不错。在言语之间,孩子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纤毫毕现,这里所营造的“谈话场”,就是一个“观念的水位”,虽然不一定是畅所欲言,但至少建立了”一个平等的视角“,也是未成年人,在公众舆论中话语权的彰显。

        我个人很喜欢一个词,叫做“对话”,它暗含了“平等性”、“互动性”和“沟通感”三个要件。在个体日渐得到重视,个性日益得到扩张的新世代,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公共语境中,积极与未成年人进行“对话”,恐怕是针对“代际矛盾”,开出的相对对症的一副“解药”。


    本文属于纯原创,欲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鱼水得渔:Hello,您好!我是简书【鱼水得渔】的作者陈水。
        应一些家长的要求,我们正在尝试做一个共创式的【家长写作社群】,通过写作记录孩子的成长故事,写自己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分析,写自己的教育理念,写与教育相关的任何事情。通过写作让孩子的成长有迹可寻,让家长自己在教育方面的认知成长有迹可寻,最终让整个家庭的成长有迹可寻。
        详情可阅读:https://www.jianshu.com/p/f7ca2f9dd2b3
        如果您有兴趣,希望能和您一起共创这个社群,期待您的参与!
        微信号为:qq378558645(这个不是qq号),加微信备注“666”!
      • 娟娟新月:🌹🌹🌹好文!!

      本文标题:从六一开始,与孩子真诚“对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yk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