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D给我打电话,向我讲了一件这样的事:
她的一个发小下周要来石家庄参加考试,表示想要在她那睡一宿,昨天她发小发消息说找到了一个结伴的,不麻烦她了。
然后,她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我用不用解释一下?”
互联网这边的我一脸惊诧:“啊?解释什么?”
“解释……嗯……就是解释一下……”
“说,解释啥?”
“我怕她不高兴,她会不会以为我不让她住,我没有不让她住……我到底该不该解释?”
我用数条人情世故、待人接物的道理原则,解决了这一个愚蠢的问题。之后我想,她这就是讨好型人格吗?
早在3月份的一期《奇葩大会》上,作家蒋方舟就自爆自己具有讨好型人格,之后很多媒体社区都发表了相关文章,留言评论区网友们也表示自己也或多或少有讨好型人格倾向——
·一味顺从身边的人,害怕拒绝,害怕对方不高兴,害怕关系尴尬,宁愿自己受委屈,来获得自认平和的关系。
·处处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一切围绕着别人的需求转,一切看别人的眼色行事,特别委屈自己,不敢表达意见。
·在私下里,他们其实内心冲突很多。正是因为解决不了这些内心冲突,他们活的很累,很压抑,很委屈、很抑郁、生命很萎缩,甚至很愤怒。
为什么一味讨好反而不讨人喜欢?2
ONE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这个社会是提倡“温良恭俭让”的社会,那么讨好别人不就是一种美德吗,为什么一味讨好反而不讨人喜欢?
答主Eteen王文艇说得干脆利落:
“温良恭俭让”是我们提倡的传统美德,其背后有个前提,是“我并不弱”。而一昧讨好,则传达出一种“我很弱”的信息,要知道富而好礼和穷酸巴结给人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份讨好只会降低自己的价值,让别人看不到你的自我和自尊,你给人的感觉是没有你独立的想法和原则,智商情商都较低,因此你就会变成一个极不重要的人。当你得不到别人一丁点的尊重,就会被讨厌和欺负。
我看过一句这样的话:善良的人都不太容易快乐,因为别人伤害自己或自己伤害别人,在他心里都像是大病了一场。
有讨好人格的人心里时常也会大病一场吧,但是,讨好却绝不是善良,而是对社交恐惧,就是这份恐惧,使人失去自己,失去对自我的掌握,由此产生自我的矛盾,总是身不由己,又总是伤人伤己。
在人际交往里,总是刻意讨好又总是挫败,甚至被嘲笑看贬欺负。越是没把握,就越是会搞砸,然后更加觉得没把握——人的自信心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被消耗尽,由此又衍生出自卑、抑郁等更多心理问题。
为什么一味讨好反而不讨人喜欢?3
作家静岛曾坦言,她自己就是一个极具讨好型人格的人,在感情里尤其如此。她在一篇文章中如是写道:
我卑微了很久,以自我的空间换取有他的时间,全盘接受他的一切,迎合他的喜好,他一摆手,我就会像听到口哨的小狗冲向主人那样冲向他。
通情达理,无条件理解、宽容、信任、支持男朋友,这么懂事的女生简直是完美女朋友,但是,这位“完美女朋友”却成了“渣男吸附器”。一段段失败的感情让她明白:
爱和宽容是会被利用的,一次次试探,发现对方的无底线之后,有的人就会心安理得地索求。
爱人之间也有界限,但它的界限和同事、亲人、朋友之间的界限是不同的,太疏离、太客气,其实是没有把对方看成“自己人”,是一种被动态的防卫过当。
而这些,不仅于爱情受用,在友情里同样如此。
为什么一味讨好反而不讨人喜欢?4
有心理学人士,研究过讨好型人格几种错误的心理逻辑:
·不良的自我假设。对外界讨好型的人通常都对别人的情绪非常的敏感, 遗憾的是,敏感的性格没有让他们拥有细腻的品性,而是让他们对外界环境感到不安时,内心会马上有一个不好的假设,即他们会认为别人的情绪变化跟自己息息相关。
·消极的自我认识。讨好型的人对于别人的负面反馈往往吸收消化很快,他们一贯的会采用别人都很强,很好,而我很弱,很差的模式来解释一切事情。
·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具有讨好型特征的人很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因为他们有很深的不配得感,即会认为自己给别人添麻烦是件很过意不去、很愧疚的事。
·害怕拒绝。“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人必须先敢于做自己,找到自己存在的自信,然后再借由他人来完善自己,而不是在他人的世界中迷失自己。
你要把自己过好,不再患得患失讨谁喜欢,不再畏首畏尾害怕困难,不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成为一个让人尊重的独立女人,外表柔弱,内心硬气地生活。
为什么一味讨好反而不讨人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