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橙子学院-30天专注橙长计划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幼儿教育,别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别给孩子下马威)!

幼儿教育,别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别给孩子下马威)!

作者: 河南张宏涛 | 来源:发表于2018-05-18 11:03 被阅读95次

    ​​​文/张宏涛

    心理专家李子勋说: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另外两个需要培养的是交际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而不是具体学什么知识。小学阶段学到的那点知识,几乎不值一提。如果为了让孩子学到这些知识,破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现在的问题是,别说小学了,从幼儿园开始,甚至上幼儿园之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开始被破坏了,破坏的一大原因就是教育者(父母或老师)把简单的问题,给弄复杂化了。

    假如你看到一个妈妈教才开始蹒跚学步的幼儿正确的走路姿势,先抬起左脚,往前伸一点放下;再抬起右脚,往前伸一点放下;再接着抬起左脚……同时胳膊要和腿的动作配合,不能顺拐,还得抬头挺胸提臀,目视前方……

    就像这只鸡的动作:

    如果孩子的姿势不对,就及时喊停,让孩子从头再来。如果孩子还是姿势不标准,或者步伐乱了,就严肃地批评孩子。以确保孩子在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走路姿势……

    那么大家猜,有了标准的姿势教训和严格地监督,这个小孩是不是会比其他孩子更早地学会走路,并且走路更稳,走路更快呢?

    我想,很少有人会给予肯定的回答吧?大家会认为这家长有病,孩子会被折磨得根本不愿学走路了。所以,这孩子想学会走路,会比其他孩子更慢。除非天天拿鞭子在后面抽……但这样即便孩子比别人学会走路的早,也毫无快乐可言,因为他最基本的人权都被剥夺了。

    而且,即便教育者无比耐心,孩子也很容易出错,因为这些标准动作要素太多,把幼小的孩子整得晕头转向了。在教孩子的时候,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导致孩子学不会,没兴趣学。不是孩子笨,是家长蠢。

    别说大脑还没发育完全的幼儿,走了大半辈子路的老人,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比如赵丽蓉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里,赵丽蓉扮演的老太太被导演各种要求后,被折腾地路都不会走了。

    赵丽蓉:我就问你啊,我这一进门,我先迈哪条腿?

    ……

    赵大娘:迈右腿中不?

    导演:就右腿,好不好

    赵大娘:就右腿!那个……哪边是右来着?

    导演:外边那条是右腿

    赵大娘:就这条啊?那我就迈这条腿了

    导演:您就迈右腿就行!

    赵大娘:就迈它了。

    导演:就迈它了。预备....开始!

    (赵大娘开始横着往里走)

    导演:哎哎哎……停!您怎么横着就进来了?

    赵大娘:你说我平常吧,走着它也挺好的,那我看见这个它(指摄像机)咋就走不上来了呢……

    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也有不少人经不起这样的“训练”。记得尹建莉老师在微博发过一个教官教大学生走正步的视频,那大学生老是顺拐,被教的越来越笨,最后几乎不会走路了。

    如果不刻意去教,而是让大家放松,跟着走,就不会像视频里那样,越强调标准,越走不成路的情况。

    我并不是反对标准姿势本身,而是认为在孩子学习的最初阶段,是不适合以这样严格的标准姿势要求孩子的,因为这样做,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一上来就给孩子一个下马威,破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就像孩子初学走路一样,父母不必给孩子任何标准姿势的要求,甚至都不需要教,只要不去打扰和阻碍,孩子自己会通过模仿学会走路的。最开始,孩子走路的姿势可能不标准,也不稳健,但他们会在走路的过程中,越走越好,越走越稳。

    我没有刻意教过女儿走路,也没有给她用过学步车,她就自己学会走路了。走路的姿势,只要父母没问题,孩子会自己不断调整优化的。就算家长要给孩子提意见,也要到孩子学会自己走路之后再教。如果孩子还不能独立走路时就教孩子标准姿势,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只能起到破坏孩子学走路的兴趣,降低孩子走路信心的反作用。

    我相信现实生活中没有给刚学走路的孩子制定各种标准姿势的蠢家长。但是在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后,给孩子制定各种标准姿势的家长和老师却有很多。

    比如,小孩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一些家长就会特别注意孩子是否吐字清晰,一遍遍纠正孩子的发音,这就会打击孩子学说话的兴趣,降低孩子学说话的信心,以至于不愿学说话了。

    尹建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也提到,有位家长为了让刚刚一岁半的孩子口齿清楚,天天用小饭勺调整孩子的舌头,训练孩子发音,结果本来已经会说话的孩子突然不再开口说话……

    还有一些孩子原本会说很多话,但被批评发音或语法不标准,导致孩子也不敢再说话了。

    孩子刚会从说词到说句子的时候,可能会犯一些语法上的错误,或者用词不当。这时候,家长过分纠正孩子的用语,同样是打击孩子说话的兴趣和信心。应该是包容孩子的错误,允许孩子犯错误,只要孩子愿意去说话,孩子说话自然会越来越流利。

    又比如孩子刚开始学写字的时候,有家长特别重视孩子握笔的姿势,孩子才上幼儿园大班(4岁),就对孩子威逼利诱,要求孩子必须用最标准的姿势握笔,否则就不断纠正。孩子的姿势对了,就给奖励;不对了就打手心……

    字还没学会写,就和孩子的握笔姿势较劲起来了。但是家长却只在意孩子是否养成了这个表面上的“好习惯”,不在意孩子最根本的兴趣已经被破坏了。她认为,只要孩子养成了这个握笔的标准姿势这个好习惯,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这样做等于一上来就给孩子了一个下马威,让孩子对写字的兴趣丧失了很多。何况孩子还年幼,手指发育还不完全,握笔姿势别扭也是很正常的。

    还有一些幼儿园教孩子写字,特别强调笔画顺序,必须按照老师教的来,而且作业也是一步步把这个写字的过程要展现出来。

    我拍的,哈哈

    ​虽然有无数人认为写字的顺序很重要,我也不反对这一点;但是我依然觉得,过于强调这个笔画顺序,对于初学写字的孩子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我认为只要给孩子演示了字是怎么写的,然后孩子会把这个字写出来即可。至于字的写作过程是否符合老师规定的标准的笔画顺序,写出来的字是否足够工整,我觉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先建立写字的兴趣和信心。笔画顺序什么的,等孩子会写不少字之后,再训练孩子也不迟。

    太强调笔画的顺序,就等于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给孩子增添了负担,让孩子一下面临太多的拦路虎了。

    就好像孩子学走路的时候,你在前面走就好了,孩子会自发模仿。刚开始可能走不好,但随着实践的增加,孩子会自行调整,越走越顺。

    如果你非要教孩子——先迈开一条腿,往前一步,再迈开另一条腿,再往前一步——让刚开始学走路的孩子按照你教的姿势走路,孩子恐怕会更容易摔跤,而且容易丧失学走路的兴趣和信心。

    不管学什么,初学阶段,要求越少越好。一上来就要孩子按照多种标准要素去做,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常给孩子严厉批评的话,会严重打击孩子的兴趣和信心,甚至让孩子紧张得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父母或老师在说什么。

    从不会到会,再从会到精通,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的,家长和教师需要有耐心,要允许孩子刚开始不标准,只要能做出来就好,幼儿教育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导致孩子丧失兴趣和信心。

    钢琴教师虎皮纱在谈音乐教学时,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也可以用于幼儿园和中小学的日常学习,以及父母对孩子的辅导:

    老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而不是为难学生,更不是在学生面前秀优越。真正的好老师,应该反过来做,把复杂问题捋简单了,抓住最容易掌握的要领,为学生和作品架起桥梁。这才是对学生的成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幼儿教育,别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别给孩子下马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aw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