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一段,有一条名为“你周围那些很听话的孩子,长大后过得怎样”的微博上了热搜,下面的高赞回答不知怎的都有些颓唐的感觉。
“不会拒绝别人,不擅做选择,讨厌社交,最好什么事情都有人安排好了。可是这样子一点也不开心,明明内心又很多想法啊,讨厌这样的自己。”
“要么非常好,要么一塌糊涂。”
“平庸又不平凡。”
“对现实不甘,对未来害怕,对过去后悔。”
是啊,从小到大,我们身边都有太多“老人言”了,该选择怎样的学科和工作,该在多少岁结婚,有几个孩子,都有人帮我们出谋划策。
他们有错么?并不,长辈怕我们吃亏,朋友倾吐自己的前车之鉴,他们不是不对,问题在于他们不是我们自己,这世间本没有完全的心灵相通、感同身受,每个人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而我们只怕听着听着就没有了自己。
无数人从小被教育做个听话的孩子,听话地选择了自己的学校,选择了生活的方式,选择了一段婚姻、一个家庭,然而某天忽然回首,却发现自己站立的地方和心之所向已隔了千丈深渊,心里动了动,把微微抬起的脚又缩了回来。
对很多高考考生来说,高考之后还有一战,叫做报志愿。想起自己当年在一厚本罗列着各类学校专业的书面前的样子,现在都依然觉得焦头烂额。
最后在长辈们各方的教育与建议之下,我安慰着自己干一行爱一行,放弃了自己喜欢、但据说没什么前途的文史类学科,选了一门亲戚朋友谁听了都说好的金融。因为大家觉得它足够有用,它意味着加入银行、证券公司,走进玻璃房子,发展无数人脉,还有优越的待遇,妥妥的人生赢家。
大学前三年在与它交手的过程之中,我虽然始终保持着认真的心态,却始终无法感受到真心的喜欢,毕业、就业,一步步迈近之际,我和周遭同学一样为自己的前途紧张不安着,但除了跟着大潮走又无计可施。大三结束的那个假期里我没有回家,挤着大城市的早高峰,为自己选择了第一份实习,是一家可以说很优秀的证券公司。
培训的第一天,一位优秀的部门总裁在讲座中对我们说,如果现在有的同学只是觉得金融行业有着不错的待遇,而并非确定自己发自内心地想要加入并为之努力,那建议你现在就退出。
我没有退出,但我动摇了。不可否认,他说的就是我这种人。
闲谈时有位前辈们热情友好地讲述他于此奋斗的历程,自信而快乐,我看到了一个人喜爱自己工作的样子,而不禁开始更加怀疑自己,我也想做我热爱的事业,我也想在那其中因努力成为优秀。
确实是漂亮的玻璃房子,确实每个人都有着数不清的人脉,拿着不错的薪酬,但我觉得自己并不属于这里。
实习的日子里,每天晚上结束了一天的忙碌躺在床上,疲惫却难以入眠,当年那丛关于文史的小火苗非但没有被破灭,反而在这些年间逐渐燎原。虽然知道没有意义,我却总忍不住去想,如果当年报志愿的关头没有那么轻易地因为别人的话而做选择,而是尊重了自己内心的想法,现在一切应该都会不一样吧。
所以在而后的那个学期,我看到家乡省会城市的博物馆招聘讲解员的时候,我觉得这仿佛就是为我准备的一般,我对自己说就再试一次,这次不能退缩了。顶着别人有些奇怪的眼神,放弃家人介绍待遇优渥又安稳工作,我不辞劳苦地在两座城市之间奔波,初试、复试、培训、考核,我一步步走了下来。
现在我依然在异地自己租着房子,拿着比较起来实在不高的工资,要接待许多刁钻的,甚至不讲理的客人。有人问你不累么,说实话有点,但每次当每件文物的故事从自己口中倾吐而出,走进参观者心里的时候,我都无比欣慰,而大三暑假时那种自我怀疑的情绪也再没有涌上心头。
记得第一次在展厅里试讲的时候,因为展厅不大,周围围了不少的参观者,我紧张地不敢看旁边人的眼睛,准备得无比流利的讲词也卡顿了许多次,未料话音落下大家却纷纷鼓掌。人群逐渐散去的时候,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走上前来轻声对我说,小姑娘你刚刚讲错了一个字,并把我刚刚说错的一句有些晦涩的古文流利地说了出来,我心里暗叫,真不巧第一次就遇上了专家,连忙悔改。还好展厅里灯光昏暗,否则一定看到了我微红的脸。老先生没急着走,又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说,你一定是紧张了,讲得很好,别怕。我看着他的眼睛,一瞬间晃了神,这大概就是我逆流而上选择这里的意义吧。
我知道在二十岁出头就感叹人生短暂确实不太应该,但确实在某个时候有了这样的念头。有了如此想法,再做违心之事,就总觉得亏待了自己。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如果心里还有想法没有实现,还有梦没有追,何不就破出他人言语之困,向前迈一步?虽然在这个世界看来,梦想它可能有些无用,但至少从现在开始,我们不用再用自己的生活,去践行别人的价值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