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曾教授的《挑战惰性知识》,仿佛回到了上大学学习心理学的课堂,曾教授提到的许多名词,比如迁移、同化、异化等,我都好久没有听到过了,听来十分的亲切,在感触的同时,我也在认真的思考者,曾老师说到的每一个点,我立马就能想到我的学生。
挑战惰性知识——布鲁纳与《教育过程》的启示比如惰性知识,学生习得但不能运用于实际和解决问题的知识,那我真的有时候哭笑不得的觉得我的学生学到的知识大多都是惰性知识,因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在书本上尚且不能灵活运用,更不要说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了。所以我就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再成为惰性知识??在曾老师的讲解下,我才明白,原来,孩子们没有将这些知识建立联系,也没有重复练习,更没有明确到底这些知识在怎么样的条件下可以运用,怎么运用!
挑战惰性知识——布鲁纳与《教育过程》的启示曾老师认为,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们将知识去建立联系,发现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更好的去掌握和运用。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就拿最简单的学习生字来说吧,比如说“辩、辨、瓣”这三个字,每次孩子们都分不清楚这三个字,我让他们去观察字形,它们的共同点在哪儿,不同点又在哪儿,那如何更牢固的去记住它们,我们还一起编了顺口溜“辩论要用语言,辨别要分长短,花瓣长大才有瓜”,孩子们可能这节课记住了,但是下节课又忘记了,这就需要孩子们去重复建议,巩固记忆!
挑战惰性知识——布鲁纳与《教育过程》的启示除此之外,还有迁移,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辅助解决生活问题,可是,作为教师,我们到底该如何恰当,幼小的帮助孩子们去迁移所学的知识呢?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究竟我们怎样把方法教给孩子们尼?这是我本节课后最想思考的问题!
挑战惰性知识——布鲁纳与《教育过程》的启示最后我想说,孩子们的变化和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去等待,去发现孩子们的一点一滴的成长和变化,我们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孩子们是诗,我们要用心感受;孩子们是歌,我们要用耳朵倾听;孩子们是树苗,我们要用心去浇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