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到底当孩子犯错了,能不能打?
其实好多家庭中都会遇到孩子做错事、说错话的情况,那到底是大还是不打,最关键的是要看——你的目的是教育还是发泄清绪。就比如孩子偷钱,被你发现后,孩子一直狡辩。这个时候你很生气,啪的一巴掌就打过去了,“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偷钱!”可能你会说,我的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孩子,就算那个时候我带了一点情绪,我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去教育孩子。但我们必须要注意,你的目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感受到爱和爸爸妈妈对他的教育,这才有意义。
所以我就问同事当时怎么处理的。
她说我听了你的沟通课,就试着用了:我就把孩子领到书房,我说刚才爷爷说你,你是不是生气了,你用拖鞋扔爷爷是担心爷爷吃你的饭,对吧,我感觉你在别人要抢你东西时反抗还挺厉害呀,我觉得刚才这个情况,你可以先告诉爷爷,你可以说,爷爷,可以让我快点吃饭,但不能说把我饭吃光,晚上饿我,可以吗。孩子听了我说的话,说妈妈,你说的对,我现在就和爷爷说去。我最后还说了一句,鞋子是用来穿的,别随便扔人哈,我认为在这次的事件中,我肯定了他的生气情绪,肯定他扔鞋的动机,肯定他做的好的地方,知道反抗,肯定他还有提升的空间,就是先用语言沟通。父母认为我这样做,太惯着孩子了,说做错了事你就得熊他揍他,你要这么教育他,那可不行。
同事纠结的是和父母的理念不同,父母不认可自己的方式,与父母有不同意见,也怕没能起到教育作用。父母沿用着自己老一辈的教养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有时真的“有效”,但如果每一件小事孩子没做好或者做错了,都用“打”这一手段,要么打出一个内心没有任何力量的孩子,要么打出一个长大后跟你对打的拳击手。
其实,无论任何情况下,打孩子都不应该是常态。它是偶然的,很少时候用的特殊手段。当打变成常态化的教育手段,一定是教育过程中出了很大的问题。所以当出现你认为必须要通过“打孩子”来实施我们的教育的情况,一定是非常非常特殊的情况之下而且是极少情况才采取的一种手段。
打还是不大,我们需要区分的是什么是“打”,什么是“教育”?
只有不断学习的父母,才知道如何能够给到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中最大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