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刚得空,打开手机就看到我妈发来消息:“我过几天去看你啊!”
内心大呼:大事不妙。赶紧回了过去:“不用不用,我回去就行。”
放下手机我又开始反思,这样是不是太不尽人情了。我不想让我妈来不是假的,这件事上看起来冷漠无情也不是真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原本自己一个人生活,虽然偶尔孤单了一些,但也算清静自在,生活井井有条。摆放的东西都有固定的位置。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偶尔不想做饭了就订份外卖加汽水,和朋友庆祝也能通宵嗨皮一夜,心情上出了什么问题,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自己静一静。
这就是一个人住的魅力所在了——尽管我的出租屋不大却自由自在,随心随性。
但一旦你的生活里出现了另一个人,而那个人的说的一些话做的一些事你又没办法反驳的时候,一个人独处时沉淀下来的心情就开始消失。生活节奏被打乱,养成的很多习惯也被迫改变。即使是曾经一下子就能找到的小物品也会被随手摆到新的地方。
这种感觉,就像我成长了这么多年,在外面的世界走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上。甚至比回到起点更加糟糕,因为我曾看到过不一样的风景。
所以,我哪里是不想让父母来看我,我只是不想继续被约束被像个无知的孩子一样管着。
我所想的,只是活出自己的的样子,也许不独一无二,却是独属于我自己的生活。
二
“有时候你只是想和他们坐在沙发上聊聊家常,他们却每次都说一些考研工作这些话。”朋友和我说。
放假,难得回家的日子。吃完晚饭,朋友本来想和父母坐在沙发上聊聊天问问近况,可闲话家常刚进行了几句,他的父母找准时机突然画风一准,又跳回去前几天就说过的话题“考研”。
闲话家常以失败结尾,不欢而散。
也许我的朋友确实应该再有耐心一些,但我完全理解他。
在我们这个年纪,谁能对未来有多么明确的想法呢,谁又能保证未来是什么样子呢,其实我们也在因为无知而畏惧,在理想的失重和现实的重量下摇摆不定。
关于未来,并不是我们想回答就能回答的啊。
我们也希望父母多给我们一些时间,让从口中说出来的答案是我们心里真正想到的答案。
三
爱你在心口难开。
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
“怕”你在心口难开。
作为子女,成为成年人,已经不是怕父母对自己生气的孩子了。
怕的是父母伤心,自己不孝。
我们怕说出父母的缺点,对他们的看法之后,父母觉得自己无能没用。
所以我们做出无所谓的样子,告诉自己不被影响就好啦。
但滴水尚可穿石,日复一日的环境里,又怎么能不被影响。
那些陪伴了我们太久的东西,潜移默化的装进了我们的头脑里。
我们更怕的是自己。
哪怕是有一点点拒绝的念头,也会先质疑自己:
自己这么做真的对么?
要不要这次算了,下次再说?
他们是父母听他们的吧!
一次次内心的天人交战中,脆弱渺小的自己都败下阵来。
于是,
大学你没去曾经想去的学校留在了家乡,
找工作你放弃了理想的职业选择了没前途的安稳工作,
甚至在学生时代乖乖听话从没谈过恋爱的你又草草的听父母的安排相亲。
直到有一天,你受不了了,觉得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可这又怪谁呢?
谁又做错了呢?
你又为自己争取过什么呢?
四
传统的愚孝观念,这些年父母的付出,子女的独立想法。
他们就像一个大三角,形成一个牢固又挣脱不掉的死循环,沦陷了多少家庭。
长大的人深知让一个人改变的不容易,所以他不奢求父母的改变甚至理解。
只是希望,当自己有能力去寻找想要的生活,摆脱不愿回望的过去时。不会有人再打着爱和关心的名头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而是在离家的深夜点一盏灯,用目光照亮前方的路。
信任,尊重。
这些被大多数家长忽视的东西,却成就了他们的孩子。
因为失去过,所以长大后无比重视。
所以可以成为一个尊重别人,不拿着爱当枷锁的人。
同样,面对父母时,那些说出来有道理却可能伤人的话,也成为了挣扎的原因。
不希望父母来我的出租屋,是不想再让自己像个没用的小孩子。
如果有一天,父母说,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好的。
我会兴高采烈的邀请他们:来吧,来看看你们长大的女儿吧,她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