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因,科恩伯格;创伤来源于精神世界的。比如婴儿的恨,攻击,嫉妒,导致它在成长过程中,过度地分裂和投射这是创伤的本质和主体来源
科胡特,温尼科特,比昂皆认为不回应或者缺乏回应的环境,会导致创伤。
假设创伤的本质来源于内在因素,或者外在因素时,治疗策略也会有所不同
创伤来源于内在精神世界
出生对于婴儿来说是一种创伤,婴儿出生前,呼吸,氧气,营养,排泄都是由完美的子宫提供,不需要他操心。而出生后,就离开温暖和安全的子宫,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要自己呼吸,吃奶,排泄,以及遇到寒冷,孤单不再有温暖的羊水的环境
婴儿就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创造的,他分不清自己和外在,处于混沌的感觉中。
特别是婴儿饿的时候,就会吃到奶,会感觉到奶是自己创造的控制的。在早期的心理发育中,他必须要有这样的状态。这能带来安全感
需要喝奶的时候没有奶,婴儿会惊讶,惊慌,因为生活所需的东西不属于他,属于妈妈或者别的重要扶养人
这会激起他很愤怒,感觉被迫害的感觉。因为婴儿会觉得食物是自己创造的,是自己满足自己当他饿的时候觉得是外界迫害的,不好都是别人造成的。
好的满足好的生活都是自己创造的,不好的都是外部世界迫害了。感到饿,渴,冷,痛,孤独会觉得遭到外部世界迫害了,会有攻击和恨的敌意。这是婴儿的思维和情感模式
婴儿不是真的被迫害,而是他们天生的东西
嫉妒是源于婴儿清楚地意识到好的东西不是属于他而是属于另外一个人的
嫉妒的感觉是很痛苦的,如果婴儿不能承受这些东西,他就会把这些不好的东西分裂。把坏的部分投射到外界
分裂和投射都是原始防御机制,让婴儿能够存活下来,自我稳定下来,是必要的防御机制
但是如果过度使用分裂和投射,那么这种内在精神世界的因素,就会形成创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