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到底该不该喝酒?
不少人都存在偏见:喝酒的女生不正经。
但早在大宋,就出现了一个女酒鬼。
偏偏还是词坛扛把子。
李清照出身高知家庭。
老爸是苏轼弟子,老妈是状元王拱辰孙女。
照理说这种大家闺秀的人设,在家钻研琴棋书画就好了。
可她偏不。
拒不完全统计,李清照存世作品45首,23首跟酒有关。
从比例上来说,比李白还高。
真实的李清照,才不是凄凄惨惨戚戚,还在少女时代,就是一名酒鬼。
和姐妹淘去春游,喝高了,回家的路都忘了。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如梦令》
婚后更是天不怕,地不怕。
宿醉酒还没醒,就先发个朋友圈,也不怕公婆看见。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
有时喝多了,妆都懒得卸。反正酒比脸重要。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诉衷情》
她的生活可以说是灯红酒绿、夜夜笙歌。
那到底是什么酒,让大家闺秀变成了女酒鬼?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家傲》
从绿蚁这个词,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诗人喜欢把绿酒称为绿蚁,不少诗词都有提到。
最出名的还是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这首诗一度大火,绿酒也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但绿酒在成为当红炸子鸡之前,还有另一个马甲:米酒。
7000年前,中国种出了第一颗稻米。
米酒也诞生在那个时期,算是中国的第一种酒。
最早出现的米酒,酒液里有不少白色酒糟。
所以被简单粗暴的称为“白酒”或“浊酒”。
由于发酵不充分,酒精度1度不到,和今天的醪糟差不多。
直到爱酒人士用尽处女座的智慧,发明了酒曲。
酒曲的出现,让稻米发酵更充分,酒精度提高,实现了大跃进。
但在更新补丁时,不仅酒味变了,连外观也顺带整了个容。
早先的酒曲技术不够成熟,无法保证纯净。
在制曲和酿造过程中混入了大量其他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的乱入,使白色的酒液变成了绿色。
诗人把这种绿色米酒称作“绿酒”。
到了唐朝,米酒又闹起了革命。
原料、制曲和酿造工艺越来越讲究,达到品质巅峰。
选用上等糯米,蒸到饱满发亮,再加入改良酒曲。
发酵20天后,用木质槽床压榨,过滤掉杂质。
酿出的酒液呈黄色,度数能到6-8度。
这时的米酒,还是按老规矩,以颜色命名叫做“黄酒”。
只是身价翻了几十个翻。
按当时“金樽清酒斗十千”“斗米八钱”推算,
米酒比米贵了整整1250倍,地位和现在的茅台一个级别。
那个年代没有微信微博,信息传播速度慢。
大多数地域仍在酿造传统的绿酒。
直到元代以后,绿酒才逐渐消失。
而清米酒的酿造工艺,一直被保留到今天。
不过由于比较复杂,基本只能在一些成熟酒坊看到。
庆幸的是,现在好像一些餐馆已经出现了原汁原味的清米酒。
按年代推算,李清照喝的就是米酒。
度数低,甜甜的,微醺状态好发挥。
才有了“李白斗酒诗白篇,张旭微醺草圣传”等佳话。
而李清照更是借酒活成了穿越的新时代女性。
前半生过得太嗨,后半生她栽了两个大跟斗。
恩爱的前任赵明诚死了。
再嫁的小鲜肉张汝舟是个图她钱财、科举作弊的渣男。
一般女人会选择无视,
可李清照是个酒鬼啊,敲了酒瓶就跟你撕!
告发张汝舟有科举欺君之罪,
100天闪离,怒踹渣男。
当年第一才女闪离事件轰动全国。
她被舆论指指点点,连8岁小学生都在微博黑她。
她却完全不虚,几碗米酒下肚,怼天怼地怼渣男。
我的人生是我的,又不是你们的!
离婚喝酒撕渣男,姐就图个痛快,不信咱诗里见!
到头来“千古第一才女”的王座还是照收不误,
就算放在今天,李清照也是让人膜拜的新时代女王。
微醺过后,
把柔情都献给了诗,
把豪迈献给了生活。
也许在微醺里,才更接近理想的状态,
提笔诗书,落笔人生。
一碗米酒,浇灌的不只是一代才女,
还有回味无穷的诗词武侠。
而我只想对李清照说“大佬,能敬你一杯酒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