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女怨”,也称“怨歌行”。乃是记录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做怨诗一首的故事。
班婕妤在历史上也是大大的有名,她出身功勋之家,其父班况,在汉武帝时曾抗击匈奴,驰骋疆场,立下过汗马功劳。
而班婕妤则自幼聪明伶俐,秀色聪慧,工于诗赋,文才出众,读书甚多。
后班氏被选入皇宫,开始为少使(下等女官),不久得宠,赐封“婕妤”。
汉成帝,让班婕妤居于后宫第三区增成舍宫,她也曾为帝生下一皇子,但数月后即夭折,之后便再也没有生育。
班婕妤经常诵读《诗经》、《窃窕》、《德象》、《女师》等,而且每次觐见皇帝,都依照古代礼节,朝野称颂。
后赵飞燕姐妹入宫,飞扬跋扈,谋独宠行。在著名的“ 巫盎” 案中,诬陷班婕妤参与。
汉成帝听信谗言,而班婕妤却从容不迫对曰,“我知道人的寿命,长或短都是命中注定的。一如贫富,非人力所能改变。修正,尚且未能得福,为邪,还有什么希望?若是鬼神有知,岂肯听信没信念的祈祷?万一神明不知,诅咒有何益处!我非但不敢做,也不屑做,从今后,我愿侍奉王太后,呆在深宫不再出去,”
汉成帝准其长居“长信宫”。班婕妤自知,己如秋后的团扇,再也不会得到汉成帝的怜爱了,又惜年华老去,便作《团扇诗》,又称《怨歌行》,
“新制齐纨素,
鲜洁如霜雪,
裁成合欢扇,
团圆似明月。
出人君怀袖,
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
凉风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
诗中悲凉凄切怨声成句。
唐窦牟《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中说,“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
自此,“班女怨”一词,便专指妇女因失宠而哀怨之声。
“人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古代女子不管有多大的才气,却无法独立,只能依附于人才能过活。一旦失宠,生死由天,自然怨声载道,怨宥声不绝了。想想现今女子个个独立,又何怨之有?
网友评论